二手房中介費是很多人的痛

二手房中介費是很多人的痛

有過二手房交易的人,一定會對二手房交易的中介費刻骨銘心,有些人甚至恨到骨髓。明明買賣手續不復雜,自己也能辦,但是中介卻要從中拿走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總房價幾百萬的是普遍現象,算下來,一次交易中產生的中介費就在十萬元左右。這對於買房人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

據說北京這樣的城市一年約有15萬套的二手房交易,算下來,就有數百億規模的市場,而去年中國電影的市場規模才425億多,一個城市的二手房中介市場就有這樣的規模,完全碾壓。

從靜態的角度看,二手房每交易一次,房價就會上漲,因為買方人至少會將當初買房時的稅費、中介費都加上,不會賠錢賣。應該說,二手房交易中的各種費用是房價上漲的一個因素。排除其他因素,二手房交易越頻繁,二手房房價上漲越快。但在實踐中,一線城市的房價上上漲幅度遠遠超過稅費和中介費的幅度,因為需求太旺盛了。在北京就經常有這樣的故事,幾天的時間,原來賣出的房子,已經無法按原價買回了。

所以這樣巨大規模的二手房中介市場,自然引得各路資本角逐,不僅有芒果、鏈家、517、二十一世紀這些大型連鎖的二手房中介機構,更有無數個體的房產中介活躍在城市中的各個角落,甚至還有很多黑中介。

許多的房屋買賣糾紛都是由於中介而產生的。

二手房交易交易中的最大痛點是信任,買賣方雙無法確定對方是否足夠誠信,是否可以順利交易,所以必須要求有人去做信用調查的事情。所以高額的中介費由此產生。但是中介一旦產生,就會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從中介的角度看,越快成交就越對自己有利,一句話,交易越頻繁,收入就會越高。而這樣的結果就是,買賣雙方都很可能在交易中感覺自己受損失。

所以,在中介服務的這個市場上,誰能夠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誰將可能在這個市場上取得決勝權,一句話,哪家中介能讓中介費將下來,哪家將會勝出。

表面上降低中介費,實際上應該是二手房交易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這就需要從技術、交易流程上有重新的規劃。未來也將在這個問題誕生出超大規模的二手房中介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