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剧《山里的汉子》的成功之道,那时候的贾文龙真稚嫩

剧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亲切浓郁的乡土气息、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能够让人们在观看剧目的同时而产生共鸣,这就是这部戏取得成功的标志。具体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一),全方位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变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

戏曲电视剧《山里的汉子》的成功之道,那时候的贾文龙真稚嫩

同时,剧中情节的设置,矛盾的冲突,以及穿插的感情纠葛,让人看着自然顺当而又符合情理,无有生拉硬凑之感,王顺昌的“当干部大公无私肯吃亏”,是通过具体的故事逐步展开的、实现的,这种效果要比自己唱出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好得多,符合情理,使观众容易接受。

(二),浓郁的乡土气息给观众以亲切之感

剧中以山区农村为背景,是人们都熟悉的生活场面,远景群山连绵起伏,近景则农舍小院、石墙土屋,从家什农具到庄稼牲畜一应俱全。人物的对白和生活习俗都以河南农村本土方言,听着有亲临其境之感。农家结婚办喜事唱的大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豫剧《抬花轿》,特别是胡希华老师扮演的冯老栓唱的坠子书,对烘托这种乡土情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这点看,不能不佩服编导们深入生活和对农村生活场景的熟悉,你看,村头山坡旁的古树之下,一群吃罢饭的村民,围在说书艺人旁边,悠闲自在的品味着悦耳动听的坠子书,实在是一幅美妙的乡村图景啊。这场景在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很常见的。优美的坠胡琴声,能勾起人们对这种熟悉场面的亲切回忆。

戏曲电视剧《山里的汉子》的成功之道,那时候的贾文龙真稚嫩

(三),优美的豫剧唱腔旋律

该剧中的几位主要角色扮演者杜启泰、张宝英、贾文龙、杨红霞等老师都是广大观众熟悉的著名演员,表演符合剧情人物身份和特点,唱腔朴实流畅,韵律优美。比这几年有些新编的所谓“创新戏”要好得多,观众们大多是不懂什么调门的,只要听着好听、有豫剧韵味就是好戏了。贾文龙老师以前在几部戏里花里胡哨的戏歌唱腔我是不大喜欢的,但在《山里的汉子》中,贾老师一改其唱腔风格,回归了平实质朴的豫剧旋律,很受欢迎,这也是该剧受到观众好评的因素之一。

在当年《好戏天天看》节目的开始,有一句句介绍该剧的串台词是这样说的:“一部河南戏曲与电视剧的完美结合”,看罢此剧后,才真正感觉这话并非夸张之言。希望戏曲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戏曲电视剧《山里的汉子》的成功之道,那时候的贾文龙真稚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