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搭時代快車 「直播+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新引擎

搶搭時代快車 “直播+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新引擎

移動互聯網時代,一部手機在手,隨時隨地就可直播。

伴隨網絡直播爆炸式增長,“直播+農業”電商營銷模式應運而生。

這種新興的業態,給傳統的“三農”帶來怎樣的變化?

“直播+農業”風頭正勁

“老鐵們……送送送,全部是你的!”

“看,好漂亮的‘紅寶石’,3頭的,來一個。”

“‘紅寶石’有了,怎麼能少了‘紅唇’!”

……

沒錯,你聽到的是叫賣聲,但不是農貿市場或者花卉市場的叫賣聲,而是手機網絡直播銷售多肉植物的叫賣聲。

5月25日,全省農村創業創新推進會在廣水召開。在會議參觀環節,廣水市傳奇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網絡直播銷售“實況”,給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一個比籃球場略大的場地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幾十種五顏六色的多肉植物。合作社“美女主播”赫純等人,通過手機,在淘寶上直播銷售。當天推的58元一籃的多肉植物產品,源源不斷地被網上顧客“秒”走。而一旁的車間裡,十幾名工作人員包裝、發貨,儼然流水線作業。

據瞭解,這家合作社,現有200多名員工,其前身是個淘寶店鋪,由兩名大學畢業生於2009年返鄉創辦。2016年註冊成立合作社,主營多肉植物種植及在線銷售。近幾年,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建立自有種植基地,並帶動周邊農戶種植。

2017年,合作社銷售收入達到8600萬元。統計顯示,合作社淘寶店鋪累計成交900多萬筆,在全省150萬個淘寶店鋪中,成交筆數和信用級別位列第二;在全國淘寶花卉、綠植行業20多萬店鋪中,連續三年全網銷量第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堪稱業界翹楚的合作社,從2017年11月起,開始搞起了“直播+農業”。

事實上,涉足“直播+農業”的農企越來越多,其產業形態也豐富多樣,比較常見的有家禽認養、果樹認養、農田認養等。

青青葡萄串掛滿枝頭,長勢喜人。位於公安縣埠河鎮的金秋農業公司,與網上直播平臺合作,在慢生長葡萄園裡實現網上實時直播,消費者可實時觀看葡萄的生長情況。2017年,葡萄樹被網上顧客認養了5萬多株,葡萄園被認購了140畝,公司還代釀原漿葡萄酒6萬瓶,營銷收入近5000萬元。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農企,是我省第一家以葡萄生產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如今“直播+農業”風生水起。“直播+農業”,在鄉村火爆得很。就連湖北淘寶第一村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也有人開始直播銷售。其中,退伍後回老家開網店賣綠松石的庹濤,生意一直不錯,2017年6月,他也在淘寶上直播銷售綠松石,順帶直播銷售土雞、雞蛋、香菇等,又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農企紛紛投身為哪般

“直播+農業”,動力源自哪裡?“什麼好賣,大家就一窩蜂地賣什麼。”傳奇合作社負責人熊冬表示,多肉植物產品電商在線銷售也一樣,很容易被模仿;再就是打價格戰,你賣8元他賣7元,你賣7元他賣6元,甚至有人為了特定目的,虧本打價格戰,行業競爭層次不高,但是異常激烈,“最後的結果是路越走越窄”。

電商在線銷售,刷單騙局時有發生。“直播+農業”則打破了時空限制,賣家通過直播可以立體地、靈活地展示農產品優勢,也帶給買家更好、更直觀、更真實的產品體驗,拉近買賣雙方距離,也因省去諸多中間環節,不用賣場展示,節約人力資源等,從而降低了農產品成本,讓買賣雙方均受益。“而且,現在直播銷售農產品的還是少數,競爭不是很激烈,只要你的農產品質量足夠好,價格可以適當定高一點,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熊冬表示,這就是他的合作社轉戰“直播+農業”的主要動力。

熊冬透露,在多肉植物這一行,現在活得比較好的企業,都搞了直播銷售。但這並不等於說,“直播+農業”就能讓銷量立馬飆升,它需要有一個積累和培育的過程。“市場蛋糕就那麼大,搞了直播銷售的,往往就能基本穩住銷量。”熊冬介紹,現在他合作社的多肉植物產品,八成通過直播銷售出去。“公司要打響自己的品牌,銷售不能侷限於傳統的產地直銷、農商對接等方式,通過電商直播認養模式,開闢新的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讓更多的消費者吃到我們的葡萄,增強品牌美譽度,將現貨變期貨。”金秋農業總經理助理熊麗芳告訴記者,“直播+農業”讓公司嚐到甜頭,今年到目前,認養葡萄樹又已有5.5萬株,認購葡萄園也有150畝了。

記者通過掃描葡萄園提供的追溯二維碼發現,葡萄發芽、開花、掛果、成長都有圖文直播記錄,並標有葡萄所在區域、棚號、品種等。

庹濤則告訴記者,下營村是淘寶村,家家戶戶賣綠松石,他的業績雖一直不錯,但漸漸感到生意有些難做。2017年6月起直播銷售綠松石以來,旺季月銷售額約有30萬元,利潤五六萬元,平常季節月銷售額20萬元左右,“非常慶幸自己搭上了‘直播+農業’的快車”。

助力鄉村振興新引擎

除了直播銷售農產品,在農村,不少農民開始利用網絡,直播展示鄉村日常生活,有的甚至成了“網紅”農民。

網絡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出現,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登陸一些直播平臺發現,很多“三農”題材的直播或視頻,應有盡有,有直播養雞或餵豬的,有拍攝下河捕魚撈蝦的,有記錄上山摘果子挖野菜的、有聚焦鄉村風土人情的……在網絡世界裡掀起一股別樣的“鄉土熱”。“‘三農’題材的直播佔到了10%。”位於武漢的鬥魚直播內容運營經理馮婷告訴記者,在鬥魚直播戶外、科技、正能量等板塊,有大量“三農”直播內容。今年,鬥魚直播將投入百萬資金用於新“三農”板塊建設,運用線上網紅資源和線下直播培訓,立足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農民直播美麗家鄉,助力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直播+農業’,對農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熊冬表示,圖文在線銷售,農產品質量好企業也未必就經營得好;但對於網絡直播銷售來說,“品質好是第一位的”,並在此基礎上,慢慢“圈粉”,發展壯大。

庹濤也頗有心得。他說,做“直播+農業”,把好農產品品質關很重要,“要用你的雙眼,代客戶精心挑選”,不要將自己都不是很喜歡的產品推給客戶;同時,不能把利潤看得太重,“先把自己的圈兒做起來”,慢慢生意就好做了,“有的時候,一個客戶,說不準就可給你帶來10個客戶”。“當然,如果你做得好,被平臺推廣了,就更妙了!”庹濤說。

庹濤和妻子一起經營淘寶店鋪,屬夫妻店。熊冬的合作社則不同,像赫純這樣的銷售主播,就有十幾個,佔了客服人員的一半。“個個都是寶!圈粉就主要靠他們了!”熊冬說,直播客服的收入在合作社也是最高的,“平均下來,每個銷售主播月收入六七千元,高的有1萬多元”。“‘直播+農業’在拓寬農產品上行通道方面,正發揮著積極作用。”省委農工部財經政策處副處長庹忠輝受訪時說,“直播+農業”是一種新興的電商營銷工具,從2017年起在我省逐步興起,形態有農業直播、家禽認養、果樹認養、農田認養等。雖然“直播+農業”並不能解決農村電商物流痛點等短板,但它給農產品帶來了營銷生機和新思路,解決了買賣雙方的信任問題,還能讓“粉絲”看到產品的真實性狀以及生長環境,從而提升產品的價值。

4月20日召開的全省農村電商推進視頻會透露,我省力促農村電商發展,力爭2020年達千億規模。庹忠輝表示,我省即將出臺“湖北省農村電商工程三年行動方案”,待實施後,農村電商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打開“農產品上行”通道,將有力推動我省農村電商和“直播+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搶搭時代快車

 

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農業“玩”出營銷“新花樣”。但不是說“直播+農業”好,就一窩蜂地都去搞“直播+農業”。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銷方法和模式很重要!

首先需要對產品進行定位,形成差異化競爭,確定用戶人群,精準推送。再根據規模大小、成本核算等,確定是用淘寶,還是用微商,或者是QQ等來銷售。

不管用什麼模式,目的只有一個:把產品賣出去。對於消費者來說,要理性消費,當心不良商販利用“直播+農業”噱頭,虛假直播,調包銷售。

採訪中,幾乎每一位受訪者,都向記者反覆提到,“直播+農業”時代,產品的品質始終是第一位的。

可以預見,“直播+農業”的健康發展,必將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產生強有力的推動。

搶搭時代快車,把握創新機遇,傳統農業一定能唱響新的歌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