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排破烂不堪的窑洞,曾经却是重要的军事基地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当年的军事要地,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被淹没在了岁月的长河中。内蒙古太仆寺旗的曙光村就它们其中的一处。

太仆寺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下的一个旗。地处阴山北麓,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1800米,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距张家口149公里、北京350公里,是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旗县之一。

1964年5月之后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对中国国民经济作一次重大的区域性布局调整,从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备战,出现了举国备战、全民皆兵的景象。

毛泽东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加以概括。全国开始狠抓军事工作,抓民兵工作,并在我国西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工事,而太仆寺旗的曙光村,就是当时总要的军事要地之一。

如今这段历史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当时的战壕仍然依稀可见。石头砌成的窑洞是战士的营房,它们一直都隐藏在这片山峦和草原当中。

远远看去这排兵营就像矗立在草原上的岩石堆,只有仅存的铁丝电网证明了这里曾经是军事重地。

这些承载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军事工程,经过了无数的风吹雨打但是大体的结构框架并没有发生改变。可见当年的军事施工何其的坚固。

在这些早已废弃的窑洞门框上还刻着当年的革命标语。而其他的门窗早已经被石块封堵了起来。

半个世纪前的这里,无数怀揣着报国热情的青年人,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这片远离城市的草原。在此付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

太仆寺旗的曙光村地势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加上距离北京不远,是当年战略纵深中重要的一环。

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这里已成为旅游景点之,全国各地游人不断 ,领略山的雄伟,回忆那个年代的蹉跎岁月。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正是有着前人的无私贡献,才有了我们现在繁荣富强的祖国。 摄影师:魔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