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聚奎岩全景图

三峰山上古禅室

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漳滨村三峰山上,有一座唐代古寺——聚奎岩寺。

从迎宾路与水仙大街交叉路口向北,不多远就是梧桥村西坑社,往东从厦蓉高速下面穿过,路口有一指示牌,指明到聚奎岩、石室岩的方向。沿着水泥路向上走,不远又分成两条道,向上一条通往聚奎岩,向下一条通往石室岩,并各有一座山门。聚奎岩山门上镌刻着“三峰山聚奎岩禅寺”。山路蜿蜒,沿着山谷不断向上,来到谷顶,路边是座土地庙。过了土地庙,两条山梁间的谷底,垒着一道石坝,坝顶是一片大平台,聚奎岩寺就建在平台后的山坡上。

原先的大雄宝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原大雄宝殿里太学生张川直于乾隆甲戌年题联上句:昙幻山中敢将毫彩明虚翠,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原大雄宝殿里太学生张川直于乾隆甲戌年题联下句:心空定后锁却禅关任白云。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聚奎岩寺首殿为大雄宝殿,有三副古对联,殿门柱上镌有弟子陈作□题联:“野寺钟鸣虎拜猿参瞻色相,山岩日照花香鸟语灿奎云”;殿内四根石柱,前面两根为乾隆甲戌年镐山弟子连友登题联:“原出三峰瑞气溢饶云石,法罗万象慧光焕聚星辰”;后面两根为清代太学生张川直于乾隆甲戌年题联:“昙幻山中敢将毫彩明虚翠,心空定后锁却禅关任白云”。清初漳州府赵元帅,传说其在当兵卒时,一次打战溃败,躲入殿后的龙会洞,逃过劫难。曾于此许愿,他日若有发达,将重修佛寺。后官至元帅,出兵旗开得胜归来,践诺重修,世代被传为佳话。

现在的大雄宝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大雄宝殿东侧有数间房舍,殿后原有一大石洞“龙会洞”,有数十平方米,可容百人,传说洞可通隔山的石室岩,宋末忠臣陈恪曾于此研读诗书,遗憾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山采石时被采空,已无踪影。沿着大雄宝殿旁台阶上去,是五方文殊殿,东侧为祖师殿,西侧为客堂与五观堂及僧舍。再上去是大悲殿,大悲殿东侧是地藏殿,后面山坡上有一小室,现任住持释仁慈当年在里面闭关一年;大悲殿西侧是三圣殿。寺后的山顶有一巨石兀立。

山门。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土地庙。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据民间传说,聚奎岩未建寺前,一高僧在龙会洞修行,因当时山高林密,荒无人迹,野兽出没,道路难行。高僧只有一条腿,常骑一只三条腿的老虎下山化缘,到山下后虎自回去。等高僧要回山时,虎再下来将高僧驮回。

五方文殊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大悲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聚奎岩风光秀丽,是佛教的修行圣地,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名人雅士常于此留有胜迹。据漳州府志记载,唐代高僧楚熙初到漳州,先在岐山瑞竹岩结庐隐居修行,后翻过岐山到此,看到这里的环境优美,是修行传法的好场所,遂辟建聚奎岩寺,广传佛法,弘化一方。明代高僧怀海禅师在此延续法脉,宣讲佛法。

三圣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地藏殿。左侧土坡上去是闭关室。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民国时,聚奎岩仅有大雄宝殿一座,另有数间小屋,当时千手观音就供奉在小屋里。时聚奎岩仅有释龙成住持一人,有寺田数十亩。每当收获时节,村民会上山帮忙,而释龙成也会把平时砍下的柴送给村民作为回报。释龙成懂得医学,也会给村民看病治伤。1953年,释龙成以八十多岁高龄圆寂。此后,聚奎岩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僧人入驻,由村民负责日常管理。直到1993年,信众重新翻修大雄宝殿后,才有僧人入驻。后因原来的大雄宝殿较小,扩建后于2017年元月重新开放。

古寺新颜迎四方

三峰山有三座200多米的山头,主峰海拔280多米,是该区域最高峰。该区域为晶洞花岗岩地质地貌,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沟谷纵横。在漫长的地质活动中,形成了许多崖壁与岩洞。早期的修行者以岩洞为室,而后演化为寺。三峰山东部有青云岩,中为聚奎岩,南是石室岩。与同在附近的瑞竹岩、照莲岩、云洞岩、仙亭岩,史称漳州外七首岩,均为仙山宝地,是历代高僧修行的场所。

外七首岩方位图。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岩寺毁于天灾人祸,以致湮没多年。聚奎岩寺自释龙成住持圆寂后,因无僧人照管,日渐荒废。1993年,聚奎岩寺的大雄宝殿已破败不堪,漳滨村信众集资重修。2005年末,来自五台山塔院寺的释仁慈法师入驻聚奎岩当住持,加建了数座殿堂及附属建筑,并修通了上山的水泥路,使聚奎岩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一处佛教圣地,也成了一处旅游热点。

闭关室。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八角形石莲花壶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洗涮用的石槽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20世纪60年代,由于各种建设的需要,上山采石,聚奎岩许多珍贵的历代石刻被毁,现在已无一处可寻。只还存一个八角形石莲花壶,直径约一米,高约60厘米,边刻“劝首僧”三大字,落款为“弟子王宫妻蔡十娘舍辛未年”。另有一个洗涮用的石槽及一个大石臼。原在大雄宝殿前有一片较平坦的石坡,石坡上有一仙人大足印,与云洞岩上的足印成一对;当年寺田里的稻子收割后,就在这石坡上晒,如今无荡然无存,成为一空谷。龙会洞是聚奎岩的发祥地,也难逃厄运,被打成石条运下山。经过多年的开采,质地坚硬的且较易开采的石头基本消失。

祖师殿。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客堂。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寺后山顶上的一块巨石,因位置高,不易开采,侥幸留下,释仁慈住持本打算在这石上镌一大“佛”字,使之成为一景。因工程浩大,雕刻工价要18万元,只能暂时搁置。不幸的是,前几年,这巨石又被人看上了,并且修了上山的道路准备开采。为保住这巨石,在释仁慈住持多方做工作,并给予开采方4万多元的补偿后,才得以留在山上。

五观堂。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聚奎岩寺前另有一条下山的路,通往漳滨村。前不久,路的上半段铺上了水泥,而下半段因资金欠缺,至今未铺上水泥。寺前另有一叉路,通往青云岩寺。

聚奎岩一览。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聚奎岩是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离市区仅十多公里,却远离尘嚣,是修行与旅游的好去处。“奎”为星宿名,“奎星”俗称“魁星”,是天上28宿之一,即北斗七星勺部的四颗星(或第一颗)。“奎星”主管文章,而“奎”也意为人体两髀之间,有狭小之意,聚奎岩处于二条山梁间,“聚奎”具有小中见大、文人荟萃之地的意思,取名“聚奎”,实在是名至实归。客堂前释仁慈住持题联“笑迎天下游学子,手撑法界般若船”,就是对这座千年古寺的诠释。因此,每年高考前,都有许多信众前来参拜,以祈考出好成绩,金榜题名。随着云洞岩旅游风景圈的开发,千年古寺聚奎岩也将成为漳州又一礼佛与休闲的胜地。

郑德鸿2012/10/14 初稿 2017/6/4修改

「老郑看漳州」漳州风景名胜:魁星高照聚奎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