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大数据杀熟”?滴滴出行称永远不会有

据人民网消息近日,有网民测试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滴滴出行”称,“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网民对此仍有质疑,25日,记者联系到了“滴滴出行”的公关负责人李敏,但其并未对网民的新问题进行回应。

随着“大数据杀熟”这一话题引起热议,3月2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出该公司CTO张博在内网发布的公开信截图,配文称“‘大数据杀熟’?其实大家想多了啦。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信中称,“滴滴平台上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对于造成“预估价”波动的原因,张博给出三条解释:第一,每个行程的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实时路况、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计算预估的。这些变量都会影响预估价。第二,“滴滴显示的预估价金额=预估价-优惠券抵扣金额。有一些网上的案例对比忽略了优惠券抵扣金额,因此造成误解。第三,乘客发单时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复杂的,这都会影响用户的定位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