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基於安徽“聚土地”項目的調查

2014年3月,淘寶聚划算平臺推出“互聯網私人訂製農場”項目並落戶安徽績溪,該項目旨在解決傳統農業發展中的土地拋荒問題,促使勞動力迴流,為農村的建設與發展重新注入活力。同時還可有效解決由於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開心做地主”

“聚土地”定製活動項目前期是由浙江省供銷社直屬的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合電商公司”)發起,他們從風靡全球的QQ“開心農場”遊戲中得到啟示,通過阿里巴巴集團“聚划算”平臺運作,即在確定一定面積的土地基礎上,“聚划算”用戶可以進行認購,購買後每月選取不同的植物套餐進行種植。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該項目原準備在浙江諸暨等地實施,但由於興合電商公司商務總監章新光是績溪縣伏嶺鎮湖村人,他考慮到績溪山好、水好、生態好、人文歷史好,這是工業發達城市所沒有的,同時他還看到,績溪不少農民因外出務工,把家裡的土地租給別人耕種。

興合電商將這460畝閒散土地作為標的物,將“聚土地”設置為一分良田、半畝良田、一畝良田這三種套餐,讓消費者通過“淘寶網”、“聚划算”以及“來往”手機軟件來參與定製自己的私人農場。

以“一分良田”套餐為例,用戶花580元就可以獲得5A級聯合國示範區一分農田一年使用權,並且可從其中獲益(每月將通過快遞收到兩次新鮮大米、蔬菜、土雞蛋)。具體決定用戶所收到的時蔬種類,還要看用戶選擇哪種套餐。每批蔬菜、果物成熟時,用戶都會接收到短信,告訴他們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採摘的時間。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稻穀和冬天的草莓成熟時,也是“自助”採摘的時候,合作社會通知用戶,讓他們親臨績溪到自己的田裡採摘。

興合電商公司還為種植時間較長、有風險的農作物購買了保險,保證用戶的利益。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消費者可以通過“淘寶網”、“聚划算”以及“來往”手機軟件來參與定製自己的私人農場,自2014年3月13-15日,僅短短三天的時間,便有34萬人次的瀏覽量,項目曝光量達到5億人次,訂購人數超過3500人,用戶涵蓋包括臺灣在內的全國各地。興合電商公司在對客戶資料進行整理時,對地塊分別進行編號,用戶通過互聯網瞭解土地作物的生長情況。

為了保證用戶的利益不受損失,興合電商公司已經支付給“聚划算”50萬元消費者權益保障金,凍結保證期限為一年,直到所有物品寄出和旅遊等服務到期為止,發生糾紛時,“聚划算”將用這筆錢來保證用戶的利益。

此外,公司將460畝閒散土地作為標的物,將“聚土地”設置為三種套餐。三種套餐詳分別是一分良田、半畝良田、一畝良田,認購價格分別是580元、2400元、4800元,農場面積分別為66.6㎡、333㎡、666㎡。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以“一分良田”套餐為例,用戶花580元就可以獲得5A級聯合國示範區一分農田一年使用權,從中可獲益:每月將通過快遞收到兩次新鮮大米、蔬菜、土雞蛋,其中土雞蛋每月10個,蔬菜、水果或新鮮米4斤左右。作物是從2014年3月下旬開始種植,從次月開始,每月都會收到兩次快遞。這些土地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油菜、西瓜、香瓜、草莓、蘿蔔、青菜、小番茄等多個品種,所種作物有個固定的種植配比,即80%種糧油、20%種蔬菜或水果。

具體決定用戶所收到的時蔬種類,還要看用戶選擇哪種套餐。每批蔬菜、果物成熟時,用戶都會接收到短信,告訴他們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採摘的時間。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稻穀和冬天的草莓成熟時,也是“自助”採摘的時候,合作社會通知用戶,讓他們親臨績溪到自己的田裡採摘。興合電商還為種植時間較長、有風險的農作物購買了保險,保證用戶的利益。購買土地使用權的用戶還能獲贈當地4A、5A級景區仁裡、龍川、湖村的旅遊門票(大門票)及免費的農家住宿體驗(不含伙食費),其中580元的套餐一年三次,每次三人;4800元套餐全年次數不受限制。

土地以每畝800元的價格由興合電商公司從農民手中租用,並由廟山蔬果專業合作社按綠色食品的標準負責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嚴格做到不施化肥、不打化學農藥,保證產品的原生態。興合電商公司還為種植時間較長、有風險的農作物購買了保險,保證用戶的利益。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消費者可以通過“淘寶網”、“聚划算”以及“來往”手機軟件來參與定製自己的私人農場,自2014年3月13-15日,短短三天,便有34萬人次的瀏覽量,項目曝光量達到5億人次,訂購人數超過3500人,用戶涵蓋包括臺灣在內的全國各地。興合電商公司在對客戶資料進行整理時,對地塊分別進行編號,用戶通過互聯網瞭解土地作物的生長情況,為了保證用戶的利益不受損失,興合電商公司已經支付給“聚划算”50萬元消費者權益保障金,凍結保證期限為一年,直到所有物品寄出和旅遊等服務到期為止,發生糾紛時,“聚划算”將用這筆錢來保證用戶的利益。

成熟之路,並非坦途

在項目運行中後期,由於公司內部分歧,重組和人員變動問題,浙江興合電商公司撤離,“聚土地”負責人由章新光變動為胡非喆。在2014年六月,胡非喆與廟山合作社合作人搶在浙江興合公司和全國各地之前,註冊了績溪的“聚土地”商標,並績溪聚土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並繼續負責“聚土地”項目。

但是,由於該項目在冷鏈物流方面條件不夠成熟,配送費用超出了預先開支,項目出現了虧損,不得不在履行一年期合同後就結束了。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另外,由於農村物流及生鮮倉儲建設基礎薄弱,很難保證生鮮農產品能夠在最新鮮的期限內送到消費者手上,冷鏈物流短板依舊是“聚土地”實現進一步發展所需解決的難題,並且生鮮農產品利潤空間小而運輸成本高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現實問題制約著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績溪聚土地電商公司調整了種植品種結構,縮短了配送距離。

現階段“聚土地”項目以水稻、葵花籽油、水果、蜂蜜等較為容易運輸的農作物為主。消費者以項目開展地方圓100公里以內的為主,取消了500公里以外的訂單。該項目更加註重電商農業和生態旅遊業的密切結合,加大了休閒旅遊元素,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從事特色農業+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旅遊節活動,以旅遊業帶動農業。

例如,2016年3月26日,在高遷村村委會的支持下,舉辦以“結緣桃花塢,猴年好運來”為主題的績溪縣首屆桃花節,吸引縣內外遊客5.6萬人次。此次活動使高遷村所有參與“聚土地”項目的桃樹種植農戶的桃樹全部被認領。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農村限制互聯網+農業的客觀

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難以承接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經過實地調查,績溪縣大部分租賃的農田只是委派了一兩個農民進行監管,並沒有相應的視頻監控系統,這樣消費者就不能及時獲取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即便是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但是也比較簡陋,同時缺乏相應地軟件開發和管理,而只是人為地通過在線平臺向消費者傳遞農田的照片和視頻。

此外,績溪縣農村的互聯網普及率很低,基礎設施建設十分不足,很多農民家庭缺乏對互聯網的認識,更不具備專業的知識。這就導致“聚土地”項目中農業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數據分割十分

嚴重,消費者和農民之間很難實現信息共享,也很難將信息技術轉化為農民的現實生產力。這也將很可能成為聚土地項目未來發展所面臨的一大瓶頸。

2勞動力素質較低,農民多是被動的參與者。

我們走訪調查發現,互聯網對於絕大多數農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他們也很少會從互聯網上關注農業信息,只專注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從而造成信息的浪費。興合電商公司來到績溪縣地大部分農村家庭向農民們租賃土地,村民們只關注土地的租賃價格,至於土地的用途、取向,他們只是略有了解;對於電商公司的安排,他們只關心公司支付給他們的價錢,對於其他,則瞭解甚少。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這導致農民們只是被動地參與到“聚土地”項目中,由於農民他們對科技知識的缺乏,對市場信息的缺乏,在與電商公司的談判與交易中,他們幾乎不具備主體性和主導型,對於收益的分配他們也只是被動地接受者,不具備談判的條件與砝碼。從這種角度來說,這並不利於電商與農業的結合,也不利於帶動農民收入真正、有效、切實的提高。

電商公司在運營中遇到的困境

1、土地流轉困難

績溪縣地區屬於山區,土地的拋荒情況較嚴重。績溪縣的土地拋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基本上在10%,但是近些年來處於上升趨勢。

首先,由於績溪縣內的農田大多具有零散、細碎、分佈偏遠的特點。這部分土地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種植成本過高,農民缺乏種植積極性而經常處於荒置狀態。而這部分荒置的土地電商也不願租用。因此,儘管績溪的農民大都有流轉土地的意願,但土地流轉困難的局面並沒有因互聯網電商的介入而得以改善。並且,其次,對於地理位置居佳,土壤肥沃的土地,農民依然視其為“命根子”,不願意出租給電商打理。因此電商公司能夠租賃的土地具有機會成本大,種植風險高的特點。

2物流、儲存、保鮮等成本過高

農產品本身對物流設施要求較高,在第一期“聚土地”項目中,一千克黃瓜的生產成本是4元,而要寄給在第一期聚土地項目中海南的客戶,物流費用就高達18元。所以聚土地項目因為冷鮮物流技術的不成熟,村物流及生鮮倉儲建設基礎薄弱,最後取消了500公里以外地區的客戶訂單。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這無疑是聚土地項目第一期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決定著“聚土地”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由於遠途城市的配送很難保證生鮮農產品能夠在最新鮮的期限內送到消費者手上。另一方面,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點分散在城市中,配送點極其分散、單位走貨量少,配送路線和時間控制難度較大,造成配送點多,增加了其配送難度。儘管公司屢次強調物流選擇一定以產品新鮮度為前提,但是由於物流問題而引發的客戶投訴仍然存在。冷鏈物流短板是“聚土地”實現進一步發展所需解決的難題。

3公司管理機制不完善,實際運行中缺乏資金與技術

聚土地項目前期某負責人由於個人原因私自撤離公司並攜走部分資金,使得當時電商公司的運營陷入困境,同時項目後期的經營範圍與推廣力度也不得不縮小。這暴露了電商公司內部存在的管理機制、約束機制不完善的問題。

同時“聚土地”項目在實際運營中,缺少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使得其在項目計劃書上曾提出希望構建的相關溯源系統,以實現消費者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實時觀察的計劃未能實施。項目資金的短缺,以及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使得 “聚土地”項目很難落實相關軟件的開發與農作物實時監控體系的建立,不能夠提供一個正式的平臺在農民和消費者之間搭起橋樑實現農作物信息的共享。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現階段“聚土地”項目以水稻、葵花籽油、水果、蜂蜜等較為容易運輸的農作物為主。消費者以項目開展地方圓100公里以內的為主,取消了500公里以外的訂單。項目更加註重電商農業和生態旅遊業的密切結合,加大了休閒旅遊元素,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從事特色農業

+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旅遊節活動,以旅遊業帶動農業。因此也就難以實現這個項目大範圍的推廣與應用。

漫漫長路,但前途光明

雖然“互聯網+農業”模式在設想上為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土地拋荒、農民耕種收入偏低等問題上提供瞭解決思路,但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我們解決。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電商公司的資金與技術問題,許多項目設想落實不到位,預期目標未能實現,都是源於公司在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缺乏,這嚴重阻礙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實施。,因此就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上制定規劃,從政策、法律高度上扶持農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具體操作上,政府可以運用宏觀調控、稅收等手段給予電子商務公司扶持;通過以資金或優惠政策支持其研發活動,提高其技術水平。

互聯網+農業:路在何方?丨深度調查

其次,就是生鮮農產品的物流問題。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配送,建立農產品綠色通道是關鍵。,為了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目前我國已發佈了《全國高效率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方案中首次明確規定了“鮮活農產品”的5大種類,運輸這些物品的車輛在“綠色通道”網絡行使時可減免道路通行費。同時建立跨地區物流配送組織和載體,即配送中心,連接生產和派送,大力發展冷鏈運輸,使一些易腐爛的農產品得到保鮮。

最後,就是要向廣大農民普及電商知識,加深他們對農業電子商務的瞭解以動員其加入農業電商項目的積極性。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互聯網+農業的未來發展一定會步入新的臺階。

現在,“聚土地”項目以水稻、葵花籽油、水果、蜂蜜等較為容易運輸的農作物為主。消費者以項目開展地方圓100公里以內的為主,取消了500公里以外的訂單。項目更加註重電商農業和生態旅遊業的密切結合,加大了休閒旅遊元素,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從事特色農業+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旅遊節活動,以旅遊業帶動農業。

( 文 |中央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 彭勃 鄭嬌雅 周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