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2)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2)

一、全方位打造對接服務雄安新區“橋頭堡”

作為連接天津和雄安新區的重要省級交通幹線,336國道靜海段6月底開工建設,團大路改線9月份開工建設,津石高速靜海段12.5公里項目將於11月份開工建設,不僅為靜海發展蓄足了後勁,更為雄安新區乃至整個京津冀區域發展暢通了血脈。

靜海區積極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構建天津西南連接雄安新區的便捷交通體系。目前,已與河北省黃驊市、霸州市、青縣、文安縣、大城縣等五市縣對接,一大批省級公路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該區還聘請了專家團隊,指導規劃修編,對標“雄安質量”要求,從綜合交通、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各方面做好頂層設計,高水平編制創建對接服務雄安新區示範區規劃建設方案。通過簽署“靜滄廊3+5”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構建輻射區域發展的微中心,全方位對接服務雄安新區。

目前,靜海區已將對接服務雄安新區工作分解為40項重點工程逐項推進,通過服務北京疏解、服務雄安建設、服務天津定位、服務濱海開放、服務周邊發展,積極打造天津對接服務雄安新區的“橋頭堡”和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二、樊紅偉出席中國雄安集團網站上線儀式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2)

近日,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雄安集團”)官方網站上線儀式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舉行。山西省長治市網信系統相關人員現場見證了這一重大事件,長治市網信部門負責人樊紅偉發表了賀詞。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2)

作為新型城市綜合運營平臺,中國雄安集團於2017年7月18日正式成立,是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管理”原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初期註冊資本金100億元。

人民網是《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臺,是國際互聯網上最大的綜合性網絡媒體之一,人民網願意把自身的優勢服務於中國雄安集團官方網站,讓世界感知雄安,讓雄安融入世界。

三、環京津冀第二屆保護性耕作論壇在津召開

近日,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天津市農業機械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機試驗鑑定推廣總站、河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總站主辦,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環京津冀第二屆保護性耕作論壇在天津召開。論壇圍繞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提升新農村生態效益主題,吸引了業內專家、農機推廣人員、農機企業、農機合作社、種植大戶等160餘人參加討論交流。

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天津市農委農機辦副主任胡偉等業內專家認為,當前,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內生機制作用逐步顯現,應用推廣已經進入全新快速增長階段,迎來了發展的2.0時代。

四、京津冀再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投入 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

位於河間經濟開發區的京津冀再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建成投用。依託“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機械產品再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兩個國家級研究平臺的智力、技術和資源優勢,研究院將以推動和提升再製造產業技術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為再製造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

京津冀再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從事再製造產業技術創新及推廣活動的獨立法人機構,由中國工程院兩名院士牽頭,帶領一批長期從事再製造研究的高水平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開展各項工作。研究院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京津冀地區汽車零部件、採油機械、農用機械、工程機械等裝備再製造產業發展及節能環保需求,按照現代企業運行機制,重點開展再製造核心技術研究和關鍵設備開發、再製造產品質量檢測方法和標準研究、再製造技術設備的推廣應用和創新人才培養培訓等工作,為京津冀地區裝備製造企業提供再製造技術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