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与雄安新区建设综合信息快报(0702)

京津冀协同与雄安新区建设综合信息快报(0702)

一、全方位打造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桥头堡”

作为连接天津和雄安新区的重要省级交通干线,336国道静海段6月底开工建设,团大路改线9月份开工建设,津石高速静海段12.5公里项目将于11月份开工建设,不仅为静海发展蓄足了后劲,更为雄安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区域发展畅通了血脉。

静海区积极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天津西南连接雄安新区的便捷交通体系。目前,已与河北省黄骅市、霸州市、青县、文安县、大城县等五市县对接,一大批省级公路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该区还聘请了专家团队,指导规划修编,对标“雄安质量”要求,从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做好顶层设计,高水平编制创建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示范区规划建设方案。通过签署“静沧廊3+5”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构建辐射区域发展的微中心,全方位对接服务雄安新区。

目前,静海区已将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工作分解为40项重点工程逐项推进,通过服务北京疏解、服务雄安建设、服务天津定位、服务滨海开放、服务周边发展,积极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桥头堡”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樊红伟出席中国雄安集团网站上线仪式

京津冀协同与雄安新区建设综合信息快报(0702)

近日,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雄安集团”)官方网站上线仪式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山西省长治市网信系统相关人员现场见证了这一重大事件,长治市网信部门负责人樊红伟发表了贺词。

京津冀协同与雄安新区建设综合信息快报(0702)

作为新型城市综合运营平台,中国雄安集团于2017年7月18日正式成立,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原则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初期注册资本金100亿元。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人民网愿意把自身的优势服务于中国雄安集团官方网站,让世界感知雄安,让雄安融入世界。

三、环京津冀第二届保护性耕作论坛在津召开

近日,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总站、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主办,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环京津冀第二届保护性耕作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围绕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升新农村生态效益主题,吸引了业内专家、农机推广人员、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160余人参加讨论交流。

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副主任胡伟等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内生机制作用逐步显现,应用推广已经进入全新快速增长阶段,迎来了发展的2.0时代。

四、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 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位于河间经济开发区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建成投用。依托“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平台的智力、技术和资源优势,研究院将以推动和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从事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活动的独立法人机构,由中国工程院两名院士牵头,带领一批长期从事再制造研究的高水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研究院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京津冀地区汽车零部件、采油机械、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等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及节能环保需求,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机制,重点开展再制造核心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开发、再制造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研究、再制造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为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再制造技术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