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我先行

四川新闻网德阳7月14日讯特大暴雨过后,洪水渐渐退去,大灾压不垮顽强的罗江人民,幸福家园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当前,罗江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各尽其力,受灾群众不等不靠,把生产自救当作头等大事。“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的集结号已全面吹响。

罗江: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我先行

争分夺秒保畅通 罗江交通抢修塌陷公路

12日早上9时许,新盛镇新玉路发生道路塌陷险情,100余米的道路被洪水冲毁,造成交通中断。接到险情报告后,区交通局第一时间上报区政府,并派出60余名工作人员和数台工程机械到达现场开展抢修工作。同时,在距险情点100米处拉起了警戒线,设立了警示牌,派专人看守。

面对紧急汛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冒雨指挥抢险工作,要求区交通局和镇村要做好断道两侧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尽快恢复交通。

现场工程机械正在挖除路基路面,工作人员们抬着钢管准备搭建临时便桥。在区领导的指挥调度和区交通局的连夜奋战下,道路不到2天时间就抢通,搭建人行便道一座,解决了宝镜村1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问题。

罗江: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我先行

罗江城管:志愿者之城里的一股小力量

7月13日,天还未亮,100余名城管局志愿者集结到万安北路,转运堆积在安平桥路口因大雨导致的滑坡淤泥。他们挽起裤腿,挥动铁铲,装淤泥扫路面,发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因连日抢险,在城管战士平均连续战斗30余小时后,城管系统开始实行短期轮班制,以保障后期城管战士的体力补给,但仍然积极参加清淤行动......

从淤泥滩地污水横流,到一个个鼓起的白色口袋,再到干净铮亮的本色路面,劳动最是能让人收获美好的改变。

当天行动,共清理淤泥120余方,清洗30000余平米,保障了城区的整洁、通畅。

罗江: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我先行

鄢家镇:八大举措扎实推进恢复生产

13日起,鄢家镇全面启动灾害恢复生产工作,八大举措保落实。

一是坚持24小时监测地质灾害点和新增灾害点不放松;二是疏通堵塞道路、沟渠。三是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配合有序恢复供水供电供气;四是对转移的群众关心到位,组建巡逻队值守,做好稳定和治安工作。五是组织房屋进水的群众搞好清洁卫生,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六是组织各村农技人员指导果农对倒伏农作物、果树等进行清淤培扶。七是在易垮塌、易滑坡的道路处、临水处、临崖处等地设置安全警示牌。八是根据各村社区实际做好其他灾害恢复生产工作。

罗江:天晴人更勤,生产自救我先行

新盛镇:不等不靠恢复灾后生产生活

面对突出其来的灾难,是等靠政府,还是自力更生?新盛镇统一思想,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用积极快速的行动,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自12日下午雨停后,全镇各行各业开展了广泛的自救行动。

7月13日早上,天刚麻麻亮,苏桥村的农户就来到自己被洪水冲毁的水稻田,用水清洗沉积在秧叶上的淤泥,让秧苗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全镇道路被泥石流滑坡和洪水冲毁50余处。为了确保群众顺利平安出行,全镇共出动抢险人员300余人,挖掘机80台班,推土机15台班、小四轮拖拉机22台,仅用短短一天时间就全部抢通被阻断的交通,创造了新盛速度。

7月13日凌晨5点,洪水刚刚退去,受灾的群众就在罗汉村两委的号召下,从集中安置点回到家中,清理被洪水冲得乱七八糟的家具,清扫铲除屋内的淤泥,对室内进行全面消毒。截止7月13日下午六点, 63户群众已经完成家中的全面消毒,消毒面积达11340平方米,村两委组织村民对500米街道进行了清扫。

(罗江宣传部提供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