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和滴滴,「僞巨頭」的互相傷害

韋物主義:新商業指南

美团和滴滴,“伪巨头”的互相伤害

(王興、張一鳴、程維)

然而,對比BAT霸道的核心業務(搜索、電商、社交)市場佔有率(皆超過60%),高額的利潤(千億營收規模,毛利率在50%~60%)之間。TMD中,除了今日頭條外的美團和滴滴顯得非常疲軟。

多事的韋物主義認為,TMD三家,除了今日頭條,其他兩家其實並沒有啥巨頭相,從來沒有哪個真正的互聯網巨頭不能壟斷市場,獲得高額的利潤。Facebook、SpaceX、LinkedIn等公司的投資人,硅谷教父彼得·泰爾說:“有價值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壟斷市場的”。

2015年在彼得來中國推廣他的新書《從0到1》時,就提醒過中國創業者:“當Facebook、Google、Microsoft成功後,你去複製它們的模式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模仿它們的商業模式你得不到同樣的結果。”

彼得·泰爾認為,真正有壟斷力的公司模式有四個特點:

第一點是技術優勢,而且它們的技術比第二名好10倍。比如以前人們寫的支票7至10天才能提現,使用PayPal可以立刻拿到現金;

第二點是網絡效應。要產生網絡效應初始用戶不用多,最初如果有數百人加入,覺得非常好用就行。

第三點是規模經濟。這也是一種類型的壟斷。隨著你的規模越來越大,你的產品就可以更便宜。

第四點是品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各自的品牌都非常強大,很少有人同時喜歡這兩種飲料,因此它們之間的競爭是非常少的。我承認我對這個要素的理解也不是很多到位。

美團、滴滴能互相切入對方的打車、外賣戰場,恰恰說明他們的商業模式沒有壁壘。新巨頭TMD(頭條、美團、滴滴),真正有壟斷優勢的只有頭條,它有廣闊的護城河和厚厚的利潤(百億級營收,超60%的利潤),而美團和滴滴一直在微利中掙扎。

美团和滴滴,“伪巨头”的互相伤害

什麼是真正的壟斷性互聯網公司?看看Google,2017年總收入為1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60.7億),幾乎追平了甘肅2017年GDP(7677億元),利潤為1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7.8億)。

“谷歌有一個巨大的新護城河。事實上,我從未見過這麼寬的護城河。”芒格說;


“我不知道該如何對付他們,”巴菲特說;


“他們的護城河充滿了鯊魚!”芒格又補充說。

有媒體報道:“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正式開始全國擴張的征途。開城3天內,美團打車日訂單量分別為15萬、25萬和30萬單。據社交媒體自稱滴滴員工人士稱,這幾乎一下打掉了滴滴35%的市場份額。從南京的“十個月10萬單”到上海的“第三天30萬單”,迅猛增長的日訂單量背後,其實是一個飢餓的市場。”

無論美團是買單車還是做出行,無論滴滴是做外賣還是做快遞,他們都還置身在一個缺乏競爭壁壘的空曠平地中,這致使他們永遠夜不能寐,隨時有侵略者可以輕易殺將進來。

----------

韋物主義:新商業觀察,區塊鏈、中產消費、共享經濟、產業互聯網、新科技商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