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配方公開新時代,食用調和油新國標告訴你吃對了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起食用調和油,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近年來,調和油以其特有的營養搭配理念,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是也爆出了許多問題。例如,調和油裡究竟“調”的什麼呢,不少小夥伴就不知道,現在咱們食用調和油的新國標來了,不僅讓您吃得健康,更讓您吃得明白!

日前,社會各界千呼萬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GB2716-2018)終於發佈,並將於2018年12月21日正式實施。新國標GB2716是將原來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調和油》並在一起,是對《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和《食用植物油煎炸過程中的衛生標準》的整合修訂,可以說是四標合一,經歷了十多年的大量基礎性檢驗檢測和評估過程,是食用油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性標準。

食用調和油的配比將對消費者“透明”

進入配方公開新時代,食用調和油新國標告訴你吃對了嗎?

近年來,關於推動調和油國家標準儘快出臺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調和油“公開配方”的呼聲近年來日趨高漲,但是調和油國標此前卻一直“難產”,導致在消費者實際購買中,由於對調和油產品中的營養成分、配方比例無從知曉。

為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規範市場,此次植物油國標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增加了“食用植物調和油產品應以‘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以及“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籤標識應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的要求,並鼓勵在食用植物調和油標籤標識中註明產品中大於2%脂肪酸組成的名稱和含量(總脂肪酸的質量分數)。也就是說,依據新標準,食用調和油的配比將對消費者“透明”,到底摻了什麼油,比例是多少,消費者只要看標籤即可明白。

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進入配方公開新時代,食用調和油新國標告訴你吃對了嗎?

新修訂的標準對植物油配料成分標示也作出了規定。在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及相關規定要求的前提下,生產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的臨近部位使用不小於配料標示的字號,標註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例如,標註成分時,可以按照“大豆油(50g/100g)、玉米油(30g/100g)、菜籽油(20g/100g)”的方式進行標註,也可以按照“大豆油(50%)、玉米油(30%)、菜籽油(20%)”或者“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添加比例為5:3:2”的方式標註,企業可以自選其一。新標準規定,對於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許相對誤差為±10%,對於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許相對誤差為±5%。對於非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用植物調和油,可以選擇在食品標籤、隨附文件、說明書、合同或文件中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增加“壓榨油溶劑殘留量不得檢出”要求

進入配方公開新時代,食用調和油新國標告訴你吃對了嗎?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專家表示,對於溶劑殘留指標,為確保食品安全,綜合考慮植物油的實際食用情況、現代加工工藝及有關檢測數據,植物油新國標將浸出工藝生產的食用植物油(包括調和油)的溶劑殘留量下調為≤20 mg/kg,並增加“壓榨油溶劑殘留量不得檢出”要求,不再對植物原油要求溶劑殘留指標。此外,由於脂肪酸名稱不在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的可選擇標示內容中,因此食用植物調和油中大於2%脂肪酸的標示應獨立於營養成分表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