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被艺术抛弃的少年

希特勒在11岁时就显示出了对绘画的爱好,上学时常常会偷偷地画画,他曾靠自己的记忆画了一幅肖恩伯城堡的图画,令同学感到不可思议。对绘画的热爱曾让希特勒有过成为一名画家的念头,这与他父亲的期望相左。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1933 年希特勒签名照片及帝国总理府回函

在中学时,希特勒只有“自由绘画”一门课是优,而数学和自然史都不及格,这让他无法毕业。由此,他立下志愿,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辍学后,他开始做一些装饰设计,其余的时间都用来阅读、画画和听音乐。直到17岁,他终于在母亲的支持下,去了一趟维也纳,见识了那里的绘画艺术。

希特勒擅画建筑,在被学院拒绝后,他绘制了大量维也纳场景的明信片,出入慕尼黑一家咖啡店中,希望得到那里的艺术家的慧眼相待,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艺术雄心。可惜这个办法也未能如愿。但是在维也纳和慕尼黑期间,是希特勒画作最高产的时期。1908年到1914年间,他平均每天作画2-3幅,共创作了近一千张画作。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维也纳美术学院两次拒绝了希特勒。一位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教员告诉希特勒,或许希特勒应该学习建筑学。但是希特勒拒绝了这个建议——这对全世界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希特勒的绘画经常以废弃的建筑或与世隔绝的小镇为主题。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堕落艺术(Entartete Kunst)展”的海报

这是一个遭受了梦想打击的少年,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维也纳直到1913年。他没有职业或就职目标,当临时工和画风景明信片糊口。他在收容所里过夜,白天的时间用于看戏,在这座古老的帝都溜达,大量阅读书籍,但毫无系统。在此期间他也很有头脑,经常出入一些有档次的咖啡店,希望能有伯乐发现他帮助他一起实现艺术梦,然而这个希望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1913年,希特勒迁到慕尼黑。之后,他的“艺术家生涯”有了明显的飞跃。在这里,他开始越来越多地画油画并且卖得不错,甚至能够资助他的妹妹保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兵期间,希特勒也没有放弃作画,他为前线报刊供稿,在宿营地画素描。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曾被纳粹夺走的奥地利天才画家埃贡·席勒的名画《沃莉肖像》

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1918年,德国战败,希特勒的艺术热情降温,决定从政,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作画。据希特勒的一个女秘书回忆,“1933年希特勒当了帝国总理之后,也还总是带着另一支铅笔,随时把闪过脑海的东西画下来”。他内心总觉得自己还是个艺术家,自诩对艺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和造诣。希特勒当时的副官韦德曼讲过一件事,希特勒曾经否决了对一个破产者的处罚,理由是:“这个人是个艺术家,我自己也是艺术家!艺术家不懂得金融交易。”希特勒的这种艺术情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纳粹文化政策的制定。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慕尼黑的老旧居民区(希特勒画作)

后来希特勒成为政治上的独裁者,他曾计划在奥地利建造一所博物馆,将他在二战期间掳掠到的所有艺术品都存放其中,并将其打造成为欧洲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为此,他还亲自画了建筑手稿,为博物馆里的藏品分门别类。

希特勒在艺术方面也是独裁者,他心目中理想的博物馆应该展示偏古典主义的作品,他钟爱古典油画,对以毕加索、卡尔霍夫等艺术家嗤之以鼻,他还曾下令,肃清那些热爱现代艺术的画家、音乐家等文艺领域人士。按照计划,这座博物馆本应在1950年竣工,然而随着纳粹集团的败北,这个计划最终也不了了之。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希特勒 1912 年的作品,时年 23 岁

1933年,希特勒下达指令,开始肃清那些热爱现代艺术的画家、音乐家等文艺领域人士。1937年,希特勒策划了一场名为“颓废艺术”的展览,他将毕加索、梵高、席勒等人的作品混乱摆挂,并贴上嘲讽的文字标签。很快这个展览便在其他国家进行。希特勒坚信这些现代派艺术是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的产物,会玷污雅利安人高贵的艺术。除去绘画,希特勒还禁止了爵士乐、犹太文学等非他喜爱的艺术的流通,强行为文学艺术贴上独裁的标签。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法国印象派大师爱德华·马奈的名作《冬日花园》,曾被法西斯德国掠夺,后被盟军在默克斯发现

二战结束后,希特勒的画作大多数被美国军队带走保存,拒绝展出。直到2000年以来,才逐渐被拍卖。对于希特勒的画作,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画作以建筑为主,很少有人物肖像,这是缺乏绘画技巧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一个只专注于建筑的画家,必然有其值得赞赏的一面。


原文:《希特勒: 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郑朝辉

资源出处:《艺术品鉴-见今》2018年6月刊

更多精彩内容链接:

希特勒:战争狂人与艺术独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