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對外開放升級 「鲶魚」即將到來

中國在汽車領域持續落地的多項開放政策引起市場關注。7月1日起,進口汽車及零部件關稅正式下調,其中汽車整車稅率降至15%,汽車零部件稅率降至6%。7月28日起,新能源車領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資數量要求將正式取消。

專業人士分析,中國在汽車領域的對外開放主基調已經明確,全球車企將在中國市場迎來新一輪歷史性機遇。隨著汽車行業逐步國際化,國際車企更加充分參與國內市場競爭,也將帶來強大的“鯰魚”效應,推動國內汽車行業發展。

降低關稅利好國內消費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政府之前在博鰲論壇上提出來要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有汽車領域開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11月舉辦,降低汽車及零部件關稅,既是對既有承諾的落實,也是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之前展現對相關商品進口更加開放的誠意。

業內人士認為,降低關稅將直接惠及國內汽車消費。“進口關稅降低之後,使得消費者購買沒有國產化的進口車成本降低,將改善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偏好。同時,部分消費者轉向進口車之後,會改變國產車和進口車的消費比例,使得二者競爭更加充分,對消費者是重大利好。”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興業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王冠橋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整車關稅下調後,預計將引起國內車市價格的連鎖反應:關稅下調帶來進口車價格下調,從而導致售價25萬-30萬元的高級合資車部分價格下調,進而導致售價20萬-25萬元以及售價更低的中低端合資和自主品牌汽車價格下調。不過,價格下調的傳遞效應依次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下調,並不是在市場預期之外,而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產業層面看,中國汽車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不錯成績,自主品牌在乘用車銷量佔比達到40%以上,且部分自主品牌開始推出高端產品與合資品牌正面競爭,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適當降低關稅,受國內車市價格傳導機制影響,整體車市價格將不同程度下降,這對國內整車廠商成本控制、產品競爭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外部大環境下車企將開啟新一輪優勝劣汰,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有望脫穎而出。”王冠橋表示。

“鯰魚”入華

對於國內汽車產業來說,對外開放不僅僅是降低關稅,開放外資持股比例,引入國際大型企業等也都在落實中。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製造業開放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今年7月底將迎來新能源車的股比放開。

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該項目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

業內認為,特斯拉將成為進一步激活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鯰魚”,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必須要與特斯拉賽跑,在技術、產品等諸多方面同臺競爭,從而帶動產業鏈發展。

“特斯拉落地中國傳聞已久,此次靴子落地,是國內汽車產業開放的第一步。結合關稅下降,外資進入將使國內汽車行業更加市場化,加劇競爭,優勝劣汰。更重要的是,這代表了國內自主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更強,開始站上世界舞臺直面競爭。”國盛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分析師程似騏表示。

財通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彭勇表示,汽車產業對外開放,能夠進一步促進國內汽車產業更好發展。就新能源汽車領域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近幾年還是主要跟著補貼的“指揮棒”在走,對於消費者需求研究、品牌建設等工作做得還不夠,開放有利於推動國內車企在這些方面佈局。如果特斯拉在國內生產,預計銷售價格會有較大幅度下降,這對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可能帶來較大壓力;但同時也會促使相關車企投入更大資源,提升競爭力。

產業自強帶來投資機遇

業內分析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對外開放、去弱留強是主基調。進口關稅下調以及整車企業股比放開都將加速中國汽車市場的全球化,加大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推動行業整合發展。而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淘汰落後產能,使新建產能向優質龍頭企業集中,並且提高新能源汽車進入門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有序化發展。在此過程中,投資者也有望通過佈局受益企業獲利。

王冠橋認為,近期以來的汽車產業相關政策特別是《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的推出,將有望進一步促進汽車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殭屍企業”面臨大力度整治,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具有全球競爭力、盈利能力突出的整車企業有望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王冠橋還表示,徵求意見稿明確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較強技術能力的企業投資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節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產業化領域,電動智能相關零部件企業將充分受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結構性增長是未來幾年重要的成長股投資主線。

愛建證券方面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汽車產業對外開放一方面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也會對產業發展帶來促進,使國內廠商加快產品升級,提升技術水平。從國內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比較樂觀,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廠商在世界市場比較有競爭力。在新能源汽車投資方面,看好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高鎳化,如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領域相關標的以及進入全球整車和動力電池供應鏈的零部件廠商。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規劃產能50萬輛,中國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場,國產化之後價格有一定優勢,需求有望上升。特斯拉將為上游供應商帶來更大規模的訂單,為特斯拉配套的零部件商將直接受益。若特斯拉選擇採購中國的電池,上游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也有望受益。”華泰證券研究員謝志才也看好新能源市場逐步開放之後的投資機會。

汽车行业对外开放升级 “鲶鱼”即将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