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不會說話,只能講一些簡單的重疊詞,這樣正常嗎?

陳旭俊


寶寶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多數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一般來說,規律如下:

  • 1-2月齡寶寶,咿呀學語;

  • 2-6月齡寶寶會出聲笑和尖叫;

  • 8-9月齡寶寶可囫圇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音調;

  • 10-12月齡寶寶會叫“爸爸”、“媽媽”或者其他特定的稱呼,比如“汪汪”、“車車”等;

  • 18-20月齡寶寶能理解20-30個簡單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 22-24月齡寶寶會說兩個字的短語,明白50個以上的單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 直到30-36月齡,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語言。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寶寶沒能順利完成語言的“升級”,有的寶寶甚至到了2歲、2歲半都只會常見的“爸爸”、“媽媽”、“飯”等詞彙,甚至直接用動作代替說話。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尤其是老人)過於“善解人意”,甚至樂於當寶寶的“翻譯官”。

比如寶寶想要拿什麼東西,可能就會指著這樣東西“咿咿呀呀”一會,家長很快就明白“原來你想要這個呀,給你”。

但實際上,學說話除了與寶寶發育狀況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與他所處的語言環境有關。

家長勤與寶寶說話,引導寶寶將動作和語言結合,寶寶接受到語言的刺激,自己的語言能力才會有所進步。

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拒做寶寶的“翻譯家”,而是引導孩子說話。比如:

寶寶指著A“咿咿呀呀”,家長可以故意拿起B,並引導寶寶“多說話”。比如:寶寶指著蘋果“咿咿呀呀”,家長可以拿起香蕉問:“是要香蕉嗎?這是香蕉,黃色的,說‘香蕉’……”;然後再拿起蘋果說:“這是蘋果,紅色的、圓的,‘蘋果’……”

多次刻意嘗試,誘導寶寶學習名稱、動作,進而描述事物和事件。家長看似很積極地幫寶寶拿東西,但其實是在使用技巧誘導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注意: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耐心堅持一段時間。每次使用時不要太過度,寶寶太長時間達不到目的,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抵抗情緒,甚至會打消寶寶的積極性。


崔玉濤育學園


我覺得很正常啊,有些寶寶語言發育快點,有些慢點,寶寶才一歲半,也差不多是這個程度。


寶寶0---3歲是語言關鍵期,正常來說,寶寶從三四個月就開始用嬰語和別人互動了,到了七八個月就能發出babamama的發音了,他們開始模仿大人說話,但大多數一週歲內時候也都只是咿咿呀呀,只有少數寶寶能真正正確地喊爸爸媽媽,並對得上號。

12---17個月的寶寶開始能說一些簡單的詞了,並且知道語言的重要性,他會一個音一個音地學,學會了之後還會開心地笑,雖然開始說的都是一些重疊的,像車車,花花之類的話,但這也是一個大的飛躍了。

一歲半到兩歲的寶寶更厲害了,吸收量更大了,見什麼學什麼,每天都有新名詞,一天天地不同,隔一兩天再看見寶寶的話你會發現,寶寶像個小大人一樣能用短句和你聊天了,小人精一樣,完全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意思了!

之後寶寶就開始區分並使用你,我,他了,詞彙量更多了,能說出簡單而完整的句子,三歲的寶寶已經能持續地與人聊天,並分對象調整自己的語氣,模式等等了。


想讓寶寶早說話,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寶寶在嬰兒時期多和寶寶說話,不要以為寶寶不懂,其實他什麼都懂,只是說不出來。

2.當寶寶開始學說話後,看到什麼都和寶寶解釋一下,並多創造機會誘導寶寶說話,遇到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或事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例如寶寶想要個球,鼓勵寶寶說“球",多這樣和寶寶互動有驚喜哦!

3.寶寶學說話期間,家人最好只說一種語言,不要每人一種語言,造成寶寶語言混亂,不知該學哪一種呀。

4.想要寶寶早說話,主要還是要多訓練,當父母的不要著急,要懷著只播種不求收獲的態度去做,寶寶今天不會說不代表明天不會說,放好心態耐心等待即可。

5.如果寶寶3歲以後還不開囗說話或說話模糊不清的儘快帶去看醫生。

寶寶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牽動著父母的心,那就請爸爸媽媽們抓住寶寶的語言關鍵期,讓寶寶可以早早在語言中暢泳哦!


請叫我小小梁先生


一歲半寶寶不會說話,只能講一些筒單的重疊詞,這樣正常嗎?對這樣問題,我個人覺得,對現在寶寶說話早與晚,首先要注意觀察她(他)的感觀視覺,更為重要是父母親的個性是什麼樣個性,現根據題主所說寶寶僅會說重疊詞,我個人認為,寶寶可能不是啞巴,肯定會說話的,主要原因有可能寶寶都是爺爺,奶奶在帶寶寶,加之父母親自己或因工作原因,平時帶寶寶時間不夠多,只裡我要說的是,要儘量讓寶寶多多接觸外界,而且要讓寶寶感於講話,要引導,當接觸了社會可以帶到附近幼兒園,或者兒童樂園去看看,跟同齡寶寶接觸從感觀再到直觀來誘發孩子多講話,發生質的變化。所以說對你寶寶|歲另8個月,按照正常發育理應會講很多話了,當然有的寶寶講話早也有寶寶講話晚,不過你家寶寶主要問題是屬講話比較晚的,也可以去婦幼保健所去作一次檢查,對他進行心理測試,看看是否發育正常。僅僅個人觀點,供參考!


顧雲孫


這是正常現象

寶寶在一歲至兩歲的時候,就喜歡用單詞或者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寶寶的語言只是一般的“果果”“吃吃”等,這種語言就是我們所稱的“幼兒化語言”。

這個時候,父母只要同寶寶交流吃放慢速度,咬字清晰就可以,複雜的句子也要如此,這樣,孩子聽到明白清楚,學習語言的速度就能事半功倍,加快語言的智力腳步。

而且孩子在跟父母表達的時候他會說:“挖挖”就是動詞,他喜歡這種說話方式,簡單明瞭,媽媽也能聽懂。

如果想要更加規範的語言學習,除了寶寶經常使用“幼兒化語言”以外,爸爸媽媽要多給孩子度故事,說一些優美詞句,增加寶寶的閱讀量,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迎來幼兒語言發育的高峰期2歲。

2歲的寶寶90分鐘就能學會一個全新的詞語,瞭解語言結構,所以,爸爸媽媽大可不必著急,現在寶寶才一歲半,還處在疊詞中,這完全是正常的。


如逸婉君


寶寶現在這樣是正常的,說話早晚是因人而異,有的早有的晚。

我女兒現在18個月,說話能比重疊強一點,一般是兩個字連貫,四個字需要中間停頓一下,這都是正常的學習成長過程。

如何讓寶寶說話早

其實寶寶說話一部分是因為父母家庭因素。距研究表明,父母經常教寶寶說話,會比不教寶寶說話早很多。教寶寶說話的方法有:多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說話、聽收音機、多用提問句等。

比如問寶寶需要喝水嗎?長此以往就會知道這樣需要給你回應。

我是不吃水果的同學,歡迎評論區留言、點贊、關注,讓我們與寶寶共同成長!

不吃水果的同學


不用太擔心,孩子各項能力發育有差異,所謂的標準只是平均值,達不到不說明孩子一定有問題,我女兒1歲半時候除了寶寶什麼都不說,快2歲才能說出第二個詞,我們2歲3個月帶她去看了醫生排除自閉症,看完醫生後語言能力突然一日千里,三個月的時間什麼都會講了,也能說簡單的句子。

平時多講繪本,教他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在生活中她做的事情大人用語言描述出來,另外教她玩吹氣吹紙的遊戲幫助口腔肌肉發育,這些是醫囑,根據我們的經驗也是很有效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流轉的心絃


對於一歲半寶寶的說話只能講一些簡單的重疊詞,這個問題不需要擔心。因為孩子有的發育晚,說話的時間就會慢,有的發育早,說話時間也就早。父母最好不要著急,不過可以適當的做一些引導,比如教他說話先從簡單的開始,或者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玩兒,多接觸一些同齡的孩子,大家一起做遊戲,他自然就會有一種要說話的慾望,因為要和其他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就會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