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爲什麼還要射箭?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時常見到這個問題,專門寫一寫,原因是多方面的。

穿透鐵甲

除了後期出現的全身板甲,早期的鐵甲硬度、厚度、覆蓋有限,如鎖子甲、魚鱗甲不能完全無視箭矢,特別是錐頭箭、複合弓、弩的出現,在近距離還是能射穿鐵甲,對身體造成重創。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少數人

古代用鐵製作的防具稱為鎧,比如板甲、札甲、魚鱗甲、鎖子甲、鏈鎖甲、胸甲等;還有大量由皮革、棉麻製作的防具稱為甲,比如硬皮甲、皮背心、棉布甲,明代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甚至還有木頭製作的木甲,比如日本的竹甲,三國演義中大名鼎鼎的藤甲兵。鐵製鎧甲還能比較有效地抵擋箭矢,但皮甲、布甲等抵擋效果就大大減弱了。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全副武裝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全身板甲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皮甲

受古代採礦、冶煉、鍛造技術的限制,鐵本就不多,基本上就用於打造武器,精良的鎧甲更是造價不菲。比如在歐洲只有殷實的貴族才能負擔起全套的鎧甲,成為騎士,普通的貴族只能用殘缺的二手舊鎧甲;再比如清朝奠基者努爾哈赤用祖傳的十三套盔甲起兵。鎧甲如此寶貴,無法大規模裝備,只能裝備給貴族、將領和少數的精銳軍隊。反觀弓弩造價低廉很多,可以大規模裝備,面對鎧甲普及率低的常規部隊,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輕傷、戰馬

上面講到鐵資源匱乏、盔甲工藝複雜,許多盔甲只能保護頭、胸、腹要害部位,腿、胳膊、手、腳是暴露在外面的,比如保護胸腹背的胸甲、護甲背心,露出小腿的短鎧;為了作戰視野,露出的臉部;為了作戰靈活,頸脖、膝蓋、肘部等關節處會留下“罩門”,這些弱點都給箭矢留下攻擊的機會。腿受傷跑不快吧,胳膊受傷掄不動吧,有經驗的部隊還會將箭頭粘點泥土、糞便,一點擦傷刺傷卻會造成細菌感染,治都治不好,坐以待斃。同樣的道理,戰馬披甲率不高,也會有弱點,戰馬受傷後,不受控制,摔下騎手,打亂陣型,這也是弓弩的效果。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胸甲、短鎧

遠程的優勢

弓、弩、標槍、飛斧、投石索等遠程武器相比於近戰武器最大的優勢就是我手比你長,我能打你,你卻無法還手,在能保證我方安全的情況下,還能對敵方造成傷害,這真是讓人非常愜意的優勢。特別是弓弩射程遠、射速高,在敵人想要靠近時,已經射出幾次了。因此,兩軍還未交鋒時,讓己方弓弩穩穩地輸出,可以積累優勢,是明智的做法。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壓制、輔助和配合

在時下流行的5V5對戰遊戲中,弓箭英雄通常是全隊的輸出擔當。但與事實相反,受當時裝備技術限制,弓弩的精確度和殺傷力有限,古代戰爭中輸出主要還是靠大量步兵、騎兵的正面廝殺,弓箭兵、弩兵更多是壓制、輔助和配合作用。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掌握戰場主動權。最典型的就是蒙古的輕騎兵,雖然無法一箭射殺歐洲的精銳重騎兵,但採用“放風箏”的戰術,不斷用弓箭騷擾你,消耗人和戰馬寶貴的體力,最後配合己方重騎兵勢力破竹,實現以逸待勞。再比如,現代戰場上有火力掩護、火力壓制的戰術,用密集的彈幕讓敵人無法出擊,難以移動,只能龜縮保命,己方可以進行戰術部署,實現轉移、包抄、增援,古代戰場上密集的箭矢可以實現類似的效果。

打亂陣型、打擊士氣。箭矢總能殺傷部分士兵,一兩個士兵倒下或者受傷減速,所在的隊列將受到嚴重影響,陣型一亂很難做到有效地進攻。箭雨飛射過來,再加上箭羽呼嘯聲,沒有經驗的新兵、弱兵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整個隊列的士氣可能一觸即潰。古代二流部隊補充兵員大多是臨時徵召平民、囚犯或戰俘,裝備差、經驗少、訓練少、紀律差,面對弓弩是不小的考驗。

都有盔甲了,古代戰爭中為什麼還要射箭?

輕裝的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