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时常见到这个问题,专门写一写,原因是多方面的。

穿透铁甲

除了后期出现的全身板甲,早期的铁甲硬度、厚度、覆盖有限,如锁子甲、鱼鳞甲不能完全无视箭矢,特别是锥头箭、复合弓、弩的出现,在近距离还是能射穿铁甲,对身体造成重创。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少数人

古代用铁制作的防具称为铠,比如板甲、札甲、鱼鳞甲、锁子甲、链锁甲、胸甲等;还有大量由皮革、棉麻制作的防具称为甲,比如硬皮甲、皮背心、棉布甲,明代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甚至还有木头制作的木甲,比如日本的竹甲,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藤甲兵。铁制铠甲还能比较有效地抵挡箭矢,但皮甲、布甲等抵挡效果就大大减弱了。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全副武装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全身板甲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皮甲

受古代采矿、冶炼、锻造技术的限制,铁本就不多,基本上就用于打造武器,精良的铠甲更是造价不菲。比如在欧洲只有殷实的贵族才能负担起全套的铠甲,成为骑士,普通的贵族只能用残缺的二手旧铠甲;再比如清朝奠基者努尔哈赤用祖传的十三套盔甲起兵。铠甲如此宝贵,无法大规模装备,只能装备给贵族、将领和少数的精锐军队。反观弓弩造价低廉很多,可以大规模装备,面对铠甲普及率低的常规部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

轻伤、战马

上面讲到铁资源匮乏、盔甲工艺复杂,许多盔甲只能保护头、胸、腹要害部位,腿、胳膊、手、脚是暴露在外面的,比如保护胸腹背的胸甲、护甲背心,露出小腿的短铠;为了作战视野,露出的脸部;为了作战灵活,颈脖、膝盖、肘部等关节处会留下“罩门”,这些弱点都给箭矢留下攻击的机会。腿受伤跑不快吧,胳膊受伤抡不动吧,有经验的部队还会将箭头粘点泥土、粪便,一点擦伤刺伤却会造成细菌感染,治都治不好,坐以待毙。同样的道理,战马披甲率不高,也会有弱点,战马受伤后,不受控制,摔下骑手,打乱阵型,这也是弓弩的效果。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胸甲、短铠

远程的优势

弓、弩、标枪、飞斧、投石索等远程武器相比于近战武器最大的优势就是我手比你长,我能打你,你却无法还手,在能保证我方安全的情况下,还能对敌方造成伤害,这真是让人非常惬意的优势。特别是弓弩射程远、射速高,在敌人想要靠近时,已经射出几次了。因此,两军还未交锋时,让己方弓弩稳稳地输出,可以积累优势,是明智的做法。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压制、辅助和配合

在时下流行的5V5对战游戏中,弓箭英雄通常是全队的输出担当。但与事实相反,受当时装备技术限制,弓弩的精确度和杀伤力有限,古代战争中输出主要还是靠大量步兵、骑兵的正面厮杀,弓箭兵、弩兵更多是压制、辅助和配合作用。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掌握战场主动权。最典型的就是蒙古的轻骑兵,虽然无法一箭射杀欧洲的精锐重骑兵,但采用“放风筝”的战术,不断用弓箭骚扰你,消耗人和战马宝贵的体力,最后配合己方重骑兵势力破竹,实现以逸待劳。再比如,现代战场上有火力掩护、火力压制的战术,用密集的弹幕让敌人无法出击,难以移动,只能龟缩保命,己方可以进行战术部署,实现转移、包抄、增援,古代战场上密集的箭矢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打乱阵型、打击士气。箭矢总能杀伤部分士兵,一两个士兵倒下或者受伤减速,所在的队列将受到严重影响,阵型一乱很难做到有效地进攻。箭雨飞射过来,再加上箭羽呼啸声,没有经验的新兵、弱兵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整个队列的士气可能一触即溃。古代二流部队补充兵员大多是临时征召平民、囚犯或战俘,装备差、经验少、训练少、纪律差,面对弓弩是不小的考验。

都有盔甲了,古代战争中为什么还要射箭?

轻装的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