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冊封功臣:地方你自己挑,功臣:我不喜歡富貴,只喜歡修仙

在古代,功高震主永遠是皇帝心中的痛,所以,別看有時候,皇帝明著是冊封功臣,暗中則是殺機四伏,一旦被他們逮住機會,那些個所謂的功臣就倒黴了。在史書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像宋太祖那般杯酒釋兵權那是最好的,嚴重的像劉邦、朱元璋那樣斬草除根,毫不留情。這就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當然,一些聰明的臣子是深諳此道,他們往往會用功成身退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性命和財富,這些人中以三人為代表。

皇帝冊封功臣:地方你自己挑,功臣:我不喜歡富貴,只喜歡修仙

皇帝冊封功臣:地方你自己挑,功臣:我不喜歡富貴,只喜歡修仙

幾十年後,越國的范蠡借鑑了孫武的做法。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的恩怨,最終以勾踐的獲勝而宣告終結,之後,勾踐論功行賞,其中范蠡功勞最大,勾踐給了范蠡最高規格的賞賜,范蠡當然知道勾踐是個什麼貨色,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於是,他明確拒絕了勾踐:我跟著大王混,並不是為了富貴,之前大王受辱,我做臣子的當時就應該去死,現在僥倖活下來,不敢有太多奢望。之後,范蠡索性悄無聲息離開了越國,和孫武不同,范蠡離開的時候是攜帶了一大船金銀珠寶的,這也是他後來成為首富的資本。走之前,范蠡對另一大臣文種說:勾踐這小子靠不住,你還是和我一起離開吧!文種不聽,他為自己的功勞洋洋得意,最後,勾踐找了一個機會把文種殺了。

當然,范蠡能夠這麼灑脫的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諸侯紛爭,那麼在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功臣又應該怎麼才能急流勇退,功成身退呢?這方面,張良的做法妙。

皇帝冊封功臣:地方你自己挑,功臣:我不喜歡富貴,只喜歡修仙

西漢建立後,劉邦冊封功臣,鑑於張良在戰爭中的表現,劉邦對張良說:三萬戶,隨你選。任何地方都行。張良推辭了,還給出了一個令人稱讚的理由:我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之類的沒興趣,我只喜歡修仙。當時,劉邦就懵了,不過還是給張良封了侯,封了領地。不過,張良對此不管不問,長時間玩失蹤,美其名曰跟著高人修仙。後來,韓信、蕭何甚至樊噲都遭了罪,唯獨張良一點事都沒。在劉邦眼中,張良對權力富貴沒興趣,這樣的人是絕對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