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安徽人寧願去江浙縣城,也不來合肥定居?

用戶5406283871832


不要小看江浙的縣城,江浙的經濟強市多半都是縣域經濟型城市,縣區經濟比市區經濟還要發達,

薪資待遇也普遍高於合肥。尤其崑山、江陰、常熟、張家港這些縣級市,經濟規模堪比一個地級市,對於外出務工者而言,去這些地方和去合肥的區別並不大。

此外就是區域經濟影響力和吸引力的不同,安徽不是經濟強省,合肥也並非經濟強市,而隔壁的長三角經濟帶是中國經濟繁榮度最高的區域,從距離來說,去合肥並不比去江浙方便多少,甚至還更遠。

那麼總體而言合肥既沒有待遇優勢、也沒有距離優勢,而且自身房價高、租金高,自然吸引力不夠強,反之縣城多以工廠化為主,工廠通常是包吃住的,這也是縣城吸引力較強的地方。


子夜的風


個人選擇、個人嚮往、個人目標不同罷了。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是安徽各地,然後來合肥發展定居。

為什麼安徽人寧願去江浙縣城,也不來合肥定居?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有一些歧義,應該這麼說:為什麼安徽人會選擇前往江浙縣城發展?因為很多人選擇來合肥發展定居。

那麼去江浙縣城發展是為何?

1、安徽部分地區離江蘇、浙江距離更近,反而離合肥更遠,反正都是中國大地,離家近一些的不更好嗎?

2、一些江浙江縣城是很多服裝、皮鞋、皮包批發的地方,可以選擇自己創業可以選擇上班,就業。創業機會更多。

3、去江浙的縣城市是去賺錢,真的去定居的應該很少。

4、不是不願意來合肥定居,現在合肥房價偏高,其次就是限購,想買房的外地人必須購買社保滿一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敢問不是迫切希望來合肥定居的人,會選擇來合肥嗎?

其實原因千千萬,每個人的選擇與看法都不同,去哪發展,去哪定居的因素也很多,或許人家就是佛系青年,想我所想,我自己喜歡就好。


合肥視覺


這個問題,存在明顯的誤導。

首先是以偏概全,給人的印象變成了“所有的安徽人寧願去江浙小縣城,也不願意去合肥”。其次,去江浙小縣城的安徽人是過去還是現在,如果是現在,新流入的皖籍人有多少?

然而,事實是,合肥成為省會之初,曾被戲稱為“三5”城市:5平方公里,五盞路燈,5萬人。直到1992年,合肥還只是一個建成區人口不足百萬的城市!截止2017年底,合肥建成區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是437萬,26年的時間裡,合肥市建成區人口增加了352萬!

江浙的小縣城中,有很多筆者都去過,特別是浙江的小縣城。不能不說,江浙一帶的縣城中有很多經濟繁榮,眾多的工作機會對於低端的人才具有比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對中端往上的人才,吸引力並不大。因為,這裡即使經濟再繁榮,也缺少大都市那種機會更多,視野更開闊,居民更開放的印象。

對於做企業高級管理的人來說,身在這些小縣城會經常遇到專業人才缺乏的現象。筆者曾經為了陪在兒子身邊(如果不是為了孩子,筆者根本不會考慮在義烏工作),離開北京來到浙江義烏工作過一年,感覺處處掣肘,很難適應那種工作環境和普遍落後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這種落後的企業管理模式讓筆者難以適應,甚至於反感和失望。

除此之外,作為企業最高領導人——總經理,筆者常常為有些創新型的崗位招不到合適的專業型和複合型人才而苦惱。所以,一年以後,筆者果斷離開義烏!


作為國際小商品之都的義烏,尚且如此,其它的小縣城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後來有些來自於江浙粵等小縣城企業的邀請,筆者都委婉但果斷地加以拒絕。

換一句話說,江浙閩粵小縣城的環境,比較適合中低端,特別是低端生產型和服務型人才就業,但是,對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並不大——除了少數專業型的中高端人才,但對於複合型的中高端人才,吸引力並不大。


也就是說,江浙一帶小縣城吸引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低端,特別是生產型的人力資源,與真正意義上的人才,相去深遠。對於安徽人來說,安徽過去缺少這類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所以,造成很多低端的安徽人力資源,或中端的製造專業型(包括與製造有關的管理型)人才流向這些地方!而現在來說,這些低端的人力資源,隨著江浙滬粵等地的產業轉移,正在加速回流。最近七年來,安徽人力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也能說明這一點!對於高端的安徽人才,恐怕還只是上海、北京和深圳才更有吸引力。筆者在大學畢業後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後來在上海也生活了一年多,目前也在上海。對筆者來說,除了北京和上海,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其它城市。

筆者在北上廣深都呆過,在這些地方接觸到的來自安徽的人才,人才的類型和層次,也能印證。例如,在北京複合型的中高端安徽人才多於別的地方,在上海和深圳,專業型高端安徽人才明顯多於別的地方。江浙那邊,除了杭州、南京、寧波和蘇州,其它城市基本上是普通的人力資源。廣州,商業型的安徽人才不少。

合肥,是安徽的省會,是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正在加劇——就目前來說,在華東地區,除了少數幾個大城市,例如,上海、杭州、寧波和南京,對來自於安徽的人力資源還有一定的吸引力外,那些小縣城的吸引力正在衰落。


這也是造成最近幾年,安徽包括合肥、蕪湖、蚌埠、阜陽和馬鞍山市在內的房價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根據2017年底的人力流動統計數據,安徽人力資源流入,首次進入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浙江——這就能說明問題了——早在七年前,安徽已經由人力資源淨流出省份,變成淨流入省份!

筆者相信,未來,迴流的人力資源,外省籍人才,甚至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尖端人才,流入安徽都會呈逐年加大趨勢。特別是合肥,近年來,每年流入的人才,都在呈逐年增加趨勢!

未來,隨著合肥的交通條件改善,國家科學中心的建成,居住環境的改善,合肥對中高端人才,特別是對尖端人才的吸引力還會逐步加大。2018年最新的問卷調查統計也顯示,合肥已經成為全球青年頂尖人才最嚮往的中國城市(沒有之一)。


事實上,最新的各種消息彙總顯示,就目前來說,合肥對各年齡段的中高端人才,特別是對尖端人才的吸引力,在全國範圍內,目前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隨著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和安徽交通條件、生活環境的改善,安徽對各類人力資源和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還會逐步加大——2005年至今,安徽人力資源迴流和外省籍的人才流入速度,呈逐年加速態勢。

人才,是跟著機會走的!經濟增長,是人力資源聚集的必然結果!最近十年來,安徽的經濟名義增速,處在全國前列,從側面也能反映人力資源的流向!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地人口隨著機會流往全國各地,筆者在比較落後的海南,也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在海南尋找機會,包括打工的!安徽,同樣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口,以筆者的家鄉巢湖市為例,這裡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也有來自其它多國的人,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巢湖半島科學城、巢湖半湯科學城和大基因中心,雲集了來自全世界的頂尖人才。其中,僅僅是一個大基因中心就雲集相關的數十位外省籍和外國的尖端人才。


鄭瑞文2015


關於題主這樣 的說法,其實我們是並不贊同的。畢竟每座城市的發展階段和過程都是不同的,江浙屬於較早發展的階段,經濟基礎較安徽地區比較好。而合肥市作為安徽省的省會,這幾年的發展也是讓人耳目一新。另外,本身我就是合肥人,所以,為何讓別的城市的縣城與合肥做比較呢,這樣的說法能否嚴謹一點呢?

1.安徽與江浙滬地區距離較近,各方面發展差距是明顯的

其實我們知道,每年安徽有很多人會外出打工,是的,在江浙滬地區的比較多,畢竟離安徽省比較近,交通方便,而且工資待遇各方面加上福利相關比較齊全。所以大家會比較傾向於去這些地區打工。距離近,家裡有事或者過年過節啥的回家也方便。

2.就經濟水平而言,還是有一定差距

是的,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例子,我之前的一個初中同學,也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就在浙江那邊打工,家裡人之前在合肥,後來全家都去浙江那邊居住去了;從工資水平到各項福利都比較完備,而且整體城市面貌,合肥市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這也是很多人願意去這些城市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本身地區之間的 差距,加上相關的一些城市建設等差距造成的。但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 定位和優勢,所以,我們還是更傾向於建設好自己的家鄉。為自己的家鄉點贊。


合肥生活通


首先安徽人是比較願意去江浙地區,首先因為安徽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中國的每個省的位置劃分比較特殊,不像美國都是整整齊齊的劃分。

這個天長市就莫名的伸出去四周都被南京包圍。安徽省的周邊大多是江浙這些地區。都要比省會合肥的機會多,發展好。

甚至回家還近。所以很多選擇去了江浙地區。

1:我們就拿江蘇位例子。南京蘇州不用提,GDP甩合肥一大截。無錫等城市都遠超合肥經濟。徐州都比合肥GDP高。

雖說合肥的行政級別比他們高。但是如今是經濟社會。經濟決定了一切啊。

所以選擇去江浙一帶無可厚非。

2:合肥目前發展還是比較的落後,



房價漲了上來,比無錫等地還高。但是工資,公共設施等其他配套設施還沒有跟上。

我不黑合肥。我愛合肥。

但是合肥確實是比較的窮,但是潛力大啊。

我還是願意留在合肥發展。和大合肥一起進步。


大合肥的小偵探


其實這個回答本身就不成立,誰願背井離鄉去江浙縣城而不來合肥定居?是饑荒年代還是戰爭年代?

現在人定居一個城市有幾個因素:一是在一個地方創業久了,生活習慣和生存環境熟悉了就不願離開,存錢買房,聚妻生子。這主要是那些離開家鄉打工族,前些年安徽沒發展,周圍發展快,大批人到了江浙滬,少量人去了東北和北京。二是隨子女定居,年紀大了子女在哪裡就把積攢的工資給子女個首付,來個團聚。這主要是上了大學找到固定工作的一代。

至於合肥,大家都知道她已不是十年前的合肥,她已經是中部一座大城市,發展之快居世界前列!這得益於國家政策的調整和總體規劃及周邊發達省份的帶動,過去是交通死角,所有列車需經蚌埠中轉後方可出省,現在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經過合肥,合肥到全國各地均可當天來回,非常方便!本人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周邊從江浙滬,北京,福建來的投資商人很多,只要來了合肥就不會再離開合肥,合肥各種條件和環境比別的城市不差,這裡地處中原,不南不北不東不西,南來北往,沒有地域歧視,在一桌吃飯從不問是哪裡人,來了都是合肥人。

這些人瞧不上合肥的不是外省人,而是安徽人,尤其以蕪湖,安慶人為主,一是蕪湖經濟一度與合肥不相上下,又靠近長江,臆想總有一個超過合肥,有點像當年的重慶和成都,現在合肥一騎絕塵,蕪湖人的心裡酸酸的!作為安慶人,罵合肥是有理由的,過去安徽府一直在安慶,現在安慶發展在老一批城市中墊底,當然,這跟安慶人的文化有關係,個個都是人精,辦事一個小鬼能把你拉回地府。

合肥連續很多年是全國生活最舒服城市前三名,近兩年不見上榜,這與高房價有關係,一個城市要發展,肯定要伴隨著陣痛和困難,希望能借鑑發達城市的做法和管理,真正的“大湖名城”將在中部建起!


程老炳


其實不單單是安徽人,別的省也存在這一現象。打個比方吧,我的老家是在江西的一個小鎮上,每年正月不少鄉里人都會背井離鄉,去江浙打工,而不是選擇在南昌謀生。我想這兩者之間,或多或少有著相同的原因吧!

合肥是安徽的省會,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有政府的政策扶持,這些年來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績。



作為一省的中心, 合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是這樣,很多安徽人也不願去那發展或者定居,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合肥的發展與房地產不無關聯。近年來,合肥的房價一直水漲船高,居高不下。與高房價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工薪階層的收入並不算高。

其次合肥的發展機會沒有江浙那邊多。江浙是全國勞務輸入的地方,工廠林立,經濟繁榮,可供選擇的餘地大。



再次合肥的消費太高,這是很多人定居時必須考慮的一項。

一個城市留得住人與否,與多個因素有關係,並不會因為它是省會而倍受青睞。不管怎樣,合肥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城市,這是不可否認的。


飄搖的炊煙


多好聽的名字合起來就肥了。肥是肥了點,可全省其它地方不樂意,經常看到媒體報道,周圍市縣怨氣沖天,挖走,掠奪資源和財富,結果合肥肥了,他們卻瘦了,瘦了毛長,人們不淡定了,特別是安徽東南部的一些地方居民背起行囊遠走他鄉,為什麼遠走他鄉,一:一口氣,二:離江浙近,三:江浙雖然是縣城,但經濟條件不比合肥差,四:江浙經濟發達,走出去名聲好聽,可能還有五,六等等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省會城市在全省佔據龍頭老大地位是必須的,經濟發達了帶動,幅射周邊市縣甚至全省共同發展,但應該靠自己的造血功能,適當的吸收一些市,縣資源,而不是強取。目前來看,合肥發展相當不錯,GTp突破了七千億,不久將過萬億,讓人矚目。富了可喜可賀,說明領導有方,人民群眾努力奮鬥進取的結果。不過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些什麼合肥和南京比,和杭州比,和某某比,就差沒和上海和深圳比了,看似牛逼其實很自負,還被人嘲笑,你富裕了,發達了,別人自然會讚美你,別象一個暴發戶有點錢到處炫耀,反而被看不起,這麼多人定居江浙說明你還不是很好,還有很多不足,還是一個發展中的省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cc陳4154640781


首先,這裡要肯定江浙滬的經濟發展要比安徽強很多。雖然安徽緊靠長三角,但經濟一直都沒有快速提上去。第二原因是安徽合肥地處相對於江浙滬算是內地了,各種信息資源,都沒辦法第一時間爭取到,再說了,安徽的整體工資水平也沒有江浙滬的高,知名或者大型企業也沒有江浙滬的多,就業又是一方面,現在合肥房價也不低了,沒有較高的薪酬水平,難以支撐這麼高的房價壓力。

還有就是,我安徽人本身就有這樣的感覺,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外地人越多,越讓人嚮往,往往老鄉也很多。大多數都是早期去的人帶過去的,也算有個認識的人,有個依靠不是?

這就和東北內蒙去北京,青海山西去西安,皖豫去江浙滬,雲貴川去廣東一個道理。

這並不是一時一夕的事情,是很多年的沉澱而演變成現在的一個大概模式。

但是也沒有什麼都是絕對 的,我絕的哪裡適合自己的發展,生活,工作,在哪裡都是一樣。


Mike潘


不是安徽人不選合肥,因為合肥不適合創業,比如合肥房價高,而工廠少,沒有主要工業產品,人到城市是為了掙錢,而不是居住,江浙有好多特色小鎮,而這小鎮都有自已的獨特產品,比如無錫,生產不鏽鋼鋼板做成模板,形成產業鏈,鎮江醋,淑江縫紉機,常熟縫機臺板,服裝,黃岩:塑料,溫州皮鞋等等,鎮上房價又底,創業簡單,只要你肯吃苦就能掙大錢,租個小廠子就可以幹,在合肥行嗎,租個廠房連租金也想不上來。在說了一旦那個小鎮形成什麼樣的產業鏈,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都便宜,什麼下角料都能賣。全國客商都去那拿他那鎮上的特色產品。所以不管合肥還是鄭州,濟南不一定是農民工去的廠所,因為大城市消費高:租房貴,也多想不多少錢,所以都到特色小鎮,以後中國這些特色小鎮才是農民工去的地方,而想創業也得去這樣的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