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万里长城就是为抵御匈奴南下而修建的。历史上少数民族曾两次实现统一,第一次是元灭南宋,第二次是满清入主中原,进行了长达300年的统治。

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古语有云:胡虏无百年之运。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失去了民族传承,但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为何能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并维持长达三百年的统治呢?

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这还得从皇太极改国号说起。满清在入关前的国号是“金”,为了区分两宋的时期的金朝,所以被称为“后金”。1635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部落名“女真”改为“满洲”。

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皇太极改国号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宋时期金朝铁骑南下中原,“靖康之耻”是汉人千百年来永远的耻辱。皇太极更改国号和族名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极大地缓解了汉人对女真族的仇视和排斥,为后来的入主中原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皇太极废除女真族名也大有讲究。一来可以缓解满汉宿仇,二来满洲在满语中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与此同时,皇太极为笼络各族人心大造舆论,“唯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为清,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从玄学角度来看,明为火德,正好克金,于己不利,于是改名为大清和满洲,以水克火,寓意大清会战胜大明。

清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原并非偶然,从改国号中就能看出皇太极的野心。“胡虏无百年之运”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拒绝汉化,摒弃农耕文明的先进性,才被历史所抛弃。

崇祯为何打不过关外的女真蛮族?只能说大清国号改得好

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历代清帝非常重视历史教训,积极汉化,促进民族融合与和解,拉拢汉族士大夫,重用汉人降将。皇太极的舆论攻势极有成效,洪承畴、吴三桂等明朝官员纷纷来投,毫无心理压力地倒向国家的对立面,为满清顺利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满族也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延续仇恨,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免蹈覆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