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普涨再现!这次又是一地鸡毛?

【牛邦投教研报】前段时间,我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形容A股的走势。因为大家普遍不看好市场能够止跌反转,

所以每次日内抄底盘获取浮盈之后便快速斩仓离场,造成市场大涨大跌(但总体上是逐步阴跌)。

大体上看到不少人说周一市场仍然没有放量,周二走势堪忧等等。

我细看了下,确实没有放量,反而比上周五更缩量了一点,上证当日成交仅1357亿元。

前几周这个“没放量”的点总是能抓住大盘反弹走不远的症结。这次大盘是不是又是“一日游”的行情呢?

昨天文章已经鲜明地摆出了我的观点:

缩量普涨再现!这次又是一地鸡毛?

结合周末的一些大事件来看,周一大盘的整体逻辑路线如下:

资管新规延迟+对老外炒股放开一定限制——利好银行和券商;

那么,这些人要是开户炒股了,买啥呢?(叠加国内目标养老基金利好驱动的投资方向)——超级品牌。

至于说其他的边边角角的概念,要么是即期行业热点驱动,要么是超跌补涨……

​A股经常会上演一些熟悉的戏码:

比如年初“日光基”现象出现,基金短期之内畅销,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上千亿资金即将进场配置。然后外面资金还没进来,里面就已经嗨得不行不行的。也是从超级品牌到二线蓝筹依次拉了一遍,然后创业板再补涨与蓝筹抢筹,最后资金青黄不接,遇上年报地雷一起玩完。

又比如MSCI要来之前(注意没有正式来,大概在5月份),国内资金会自己事先表演一遍外资配置中国股市的路线。记得当时就从超级品牌到二线蓝筹梯队都顺便拉了一遍。

总体来看,这几次基于“场外资金配置”逻辑主导的行情总体上都不长久。

不长久的原因在于什么方面呢?

第一个:去杠杆叠加金融强监管主导下的资本市场并不能打开长线资金对于A股的想象空间,并且实质性地提升其风险偏好。诸如债务危机,股权质押平仓危机,流动性危机等等。

第二个:国际复杂的经贸局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市场对国内宏观政策调整的担忧情绪。

第三个:体制不完善,缺乏较好的引入长线资金的机制。

以上几点,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

周末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讨论也很多,也有朋友指出可以堪比美国401K计划。从这个政策来看,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会带来新增保费2000亿,这的确是一个长线资金来源。但是在严防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大资管时代,后面会出现多大变数又是个问题,毕竟此前“项保长”养的“猪”跑到“刘掌柜”的“菜园子”里来的时候,就整的大家不欢而散。

所以,暂时这个钱还不能按照理论设想一五一十地预估会流入多少到股市里面,现阶段我个人认为在预期层面具有推动资金完成配置逻辑的演绎即可(就像此前几次传说大资金要布局前的市场内部提前躁动)。

最后,今天突然看到中国最不能惹的三大女人之一的刘女士又发声了……

缩量普涨再现!这次又是一地鸡毛?

文章论点粗浅姑且不予置评,未来股市如何演绎,是中期行情,还是短期反弹,我们走一步看一布。还是如我前期所说,在8月份特朗普第二次“发病高峰期”来临前,抓住时机做。

当前市场出现这种缩量反弹,我认为不需要再延续上周的那种逻辑去过度解读。

原因在于市场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利好来改善,市场对于第一天高开反弹延续过去几天的“一日游”逻辑去理解也很正常。谨小慎微的市场心态仍然需要多来几根阳线消除顾虑,这个时候的缩量反弹,大体无碍,有回落即是再次上车的机会。

不过,这次也可以继续延续前几次(日光基、MSCI配置预期)的大体思路,短期注意资金从超级品牌到二线蓝筹再到创业板的演绎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