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知識(ETF)

ETF,常被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上海證券交易所則將其定名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基金運作方式。ETF結合了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一方面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交易所二級市場進行買賣,另一方面又可以像開放式基金一樣申購、贖回。不同的是,它的申購是用一籃子股票換取ETF份額,贖回時也是換回一籃子股票而不是現金。


金融小知識(ETF)

這種交易方式使該類基金存在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套利機制,可有效防止類似封閉式基金的大幅折價現象。

(1)ETF的產生。ETF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於1991年推出的指數參與份額(簡稱“TIPs”)是嚴格意義上最早出現的ETF,但於2000年終止。現存最早的ETF是美國證券交易所(簡稱“AMEX”)於1993年推出的標準普爾存託憑證(簡稱“SPDRs”)。儘管出現的時間不長,但ETF發展非常迅速。
金融小知識(ETF)

(2)ETF的特點。ETF是以某一選定的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證券為投資對象,依據構成指數的證券種類和比例,採用完全複製或抽樣複製的方法進行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根據ETF跟的指數不同,可分為股票型ETF、債券型ETF等,並且還可以進一步細分。ETF最大的特點是實物申購、贖回機制,即它的申購是用一籃子股票換取ETF份額,贖回時是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而不是現金。ETF有“最小申購、贖回份額”的規定,通常最小申購、贖回單位是50萬份或100萬份,申購、贖回必須以最小申購、贖回單位的整數倍進行,一般只有機構投資者才有實力參與一級市場的實物申購與贖回交易。ETF實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並存的交易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