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聽了太多壞消息的崇禎皇帝終於破天荒地得到一個捷報,洪承疇和剛剛上任的陝西巡撫孫傳庭在與農民軍作戰中,俘獲了叛軍首領高迎祥。這個消息讓崇禎帝和滿朝文武大為振奮,確實,在大明王朝面對內憂外患的困境中,太需要這樣的好消息了。

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這次大捷讓崇禎帝找到了失去多年的帝王尊嚴,按照他的計劃,本想在京城舉行一個場面隆重的獻俘儀式,並在太廟告祭列祖列宗。可是,不巧的很,這時崇禎接到了一個緊急的戰報,關外的皇太極有了大的動作。

這年六月,已經蟄伏兩年的皇太極蠢蠢欲動,想要搞一次突襲來震懾一下大明君臣。由英郡王阿濟格率領的十萬鐵騎由北京西北的獨石口(今河北赤城縣北)毀邊城入關,然後沿延慶、昌平一線直逼京師,這次的規模,大有七年前橫掃畿輔的勢頭。

七月上旬,朝廷發佈命令全城戒嚴,京中守將分守各個城門,其後一道道勤王護駕的上諭發往了山東、山西、大同、保定等地,讓各地守將火速援京。所幸的是,清軍此次南下並非為了襲擾京師,而是想沿路搶掠人口財物。

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據阿濟格的彙報,這次南下收穫良多,共攻克城池十餘座,八旗將士所獲財物無數。而且在給皇太極的上奏還饒有興致地說明軍守將個個都是草包,大軍兵臨城下之時,個個畏縮膽怯,不是逃跑便是投降,阿濟格建議應該揮兵直搗京城。

或許,阿濟格的這份奏疏有點言過其實,至少在當時的情況下,清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對京城形成威脅。皇太極對這位善戰但又魯莽的弟弟心知肚明,他馬上下令讓阿濟格班師回朝。

阿濟格正在興致上,接到了皇太極的命令後不免有些失落。既然不能直逼京城,那就要好好羞辱一下明軍。九月初,清軍攜帶著劫掠而來的18萬牲畜人口和大批物資浩浩蕩蕩地由冷口(今河北遷安縣北)出了長城,阿濟格特意讓人在長城邊立下一個大木牌,上面寫著“各官免送”,以示對明朝官兵的蔑視和羞辱。

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沒想到,這樣的恥辱在明君官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明君官兵果然聽話,遠遠地看著清軍從冷口撤軍,撤了整整四天,直到全部撤完了才湧到關城前。負責督師的兵部尚書張鳳翼卻上書崇禎帝,清軍已被守軍趕出關外,而且斬獲頗多。

這樣厚顏無恥的戰報居然也能遞到崇禎跟前,懦弱和無能已經讓大明官兵們無可救藥。北京的警報解除以後,崇禎帝對主要的責任人進行了懲治。兵部尚書張鳳翼和宣府大同總督梁廷棟被革職拿問,不過這兩個無能之輩早已意識到自己的下場,聖旨沒到之前便畏罪自殺了。

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經過阿濟格這麼一鬧騰,崇禎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也激發了他對幹練軍事人才的渴求。此前,他曾經親自破格提拔過很多將領,但事實證明,這些人無一可用,如今兩個重要職務空缺,他希望起用真正有才略、膽識,能夠挽救大明危局的人。

這時的大明朝還有這樣的人選嗎?經過一番梳理,崇禎從厚厚的名單中扒拉出兩個人,經過慎重的考慮,他決定讓正在圍剿農民軍前線上總理五省軍務的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起用正在家中守孝的原任宣大總督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阿濟格率十萬鐵騎入關,正在興頭上時,皇太極說:搶夠了趕緊收兵

可以說,自崇禎繼位後這是他做出的第二個正確的人事安排,第一次便是起用袁崇煥,還有就是這次起用盧象升和楊嗣昌。可崇禎還是百密一疏,這兩個人雖然都是明末最傑出的軍事人才,可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黨爭。事實證明,這兩個人因為私人恩怨根本不能緊密配合,活脫脫就是一時瑜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