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閒置項目有了新進展,但中洲控股還得接著「頭疼」……

中洲控股的黃金臺項目終於有了新進展,但結局似乎並未完全如中洲控股所願。

在2017年年報中,黃金臺項目被形容為“龍華新區核心地段的住宅項目”。然而,由於黃金臺項目存在開發商權益糾紛,後期推進困難重重,至今還未動工獲益。

6月27日,據中洲控股披露的公告,法院判決被告深圳市龍華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龍華公司”)和深圳市龍崗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龍崗投資公司”)不享有“黃金臺山莊”項目《聯合開發經營“黃金臺山莊”協議書》、《聯合開發經營“黃金臺山莊”補充合同》、《深圳市土地使用權出讓補充合同》中的權利。

不過,法院駁回了原告即中洲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深圳市華電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華電公司”)獨家享有上述合同和協議權利的訴求。

20多年的闲置项目有了新进展,但中洲控股还得接着“头疼”……

項目停擺20多年

事實上,自 1991年簽訂《聯合開發經營“黃金臺山莊”協議書》以來,黃金臺項目至今已有27個年頭,但因土地查封、股權糾紛等種種原因,原應在1998年4月6日以前竣工的項目至今懸而未決。

1991年,囿於當時寶安縣政府的房地產開發必須掛靠縣屬房地產公司的相關規定,龍華公司、華電公司與深圳市寶東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寶東公司”)約定三方共同開發黃金臺項目,具體由龍華公司提供土地、華電公司提供資金、寶東公司提供當時在寶安縣內開發經營房地產的合法手續,利潤按龍華公司25%、華電公司65%、寶東公司10%的比例分配。

然而,三方聯合並未對項目起到推進作用。反之,因為“寶東公司掛名取得該項目土地使用權”等糾紛,寶東公司和華電公司開始了一場長達15年的拉鋸戰。

這期間,由於幾次區域性規劃調整,區域內在建項目全部停工,黃金臺項目更是“雪上加霜”,開發陷入停滯。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龍華公司同意有償退出黃金臺項目,並將其25%的稅後利潤分配權作價1200萬元轉讓給華電公司。至此,華電公司項目權益增加到90%。

在寶安撤縣改區,強制掛靠的規定廢止後,作為主要收益人的華電公司,認為寶東公司只是黃金臺項目名義上的合作方,並未有任何投入,因此於2003年8月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隨後,從上訴、不服、到再上訴,從一審、二審、到申請再審,從中級法院、高級法院、再到最高法院,華電公司和寶東公司陷入了來回訴訟的死循環,黃金臺項目也因無法確認土地權屬份額而停擺。

2016年年報披露,華電公司收到龍崗投資公司送達的《區投控集團公司關於黃金臺山莊項目10%權益歸屬問題的函》,函件稱寶東公司是由龍崗投資公司代表區政府持有其全部產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1997年10月該企業已改制。原寶東公司與華電公司合作開發黃金臺項目,享有黃金臺項目10%權益。該 10%權益在原寶東公司改制之前屬於原寶東公司已查明的賬外資產,其改制時未列入改制資產評估範圍及移交清單內,仍屬於龍崗投資公司所擁有的國有資產。

於是,2016年9月,華電公司再次上訴,要求確認公司獨家享有黃金臺項目土地使用權和收益權,但從6月26日發佈的公告中可看出,該訴求並未得到法院的支持。

記者就華電公司是否將考慮上訴,黃金臺項目是否還存在權益糾紛等問題聯繫中洲控股證券辦,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項目遲遲不開發,黃金臺項目始終未能“化土成金”,前期投入也似“石沉大海”。截至目前,距中洲控股的前身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長城”)2001年收購華電公司已有17年之久。

據悉,2001年,深長城為取得華電公司的黃金臺項目花費總成本2.58億元。中洲控股2017年年報顯示,黃金臺項目的預計開工時間調整至2018年,截至2017年末已投資2.85億元,較年初2.65億元的投資餘額又增加約2000萬元。

舊改項目10年未有進展

實際上,黃金臺項目還不是中洲控股唯一“頭疼”的擱淺項目,要說進度緩慢,深圳寶城26區二期舊改項目也算其一。

2017年9月6日,中洲控股全資子公司中洲地產以4.74億元的競價價格獲得深圳中洲寶華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華置業”)80%股權。

不僅如此,為全權接手寶城26區二期舊改項目,中洲地產還同意代寶華置業償還全部欠款本金5.77億元及其利息。

公開資料顯示,寶華置業由中信華南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中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洲集團”)於2005年共同成立。2008年7月,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辦公室審議通過《關於寶安區寶城26區改造專項規劃的審議意見》,原規劃功能主要為商業、辦公和酒店。

然而,10年過去了,截至中洲控股接手時,寶城二期項目區域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尚未交納土地出讓金,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寶城項目正按計劃推進中,目前正處於拆遷補償協議簽署期間。在深圳,一個城市更新項目不是說單方面可以推動的,所有計劃都是受客觀因素影響的,但是我們還是將繼續推進這些項目。”中洲控股證券事務代表黃光立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輸血”失敗

比起項目的一推再推,中洲控股在重組方面卻很積極,只可惜往往“勞無所獲”。

6月14日,中洲控股發佈公告稱,由於擬注入的部分資產目前尚存在一定瑕疵,包括部分土地儲備項目超過合同約定期限未實質性開發、部分資產存在抵押情形,個別城市更新項目存在開發的不確定性等,以上資產在瑕疵問題完全解決之前,不適宜注入上市公司,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中洲控股擬注入的資產價值超過35億元,屬於中洲集團,即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該公司在2002年,憑藉城市廣場項目,在地產界嶄露頭角,現今疆土遼闊,涉足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產業園區建設與企業孵化、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服務、股權投資五大業務板塊。

2013年成功“圍獵”深長城後,控股股東深圳市中洲置業有限公司在2013年11月7日承諾,公司將在5年內提出同業競爭的解決方案,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現金購買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中洲控股的實控人黃光苗也在2015年6月5日承諾,中洲控股將作為其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業務的唯一平臺。其控制的其他企業(指本人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中洲控股合併範圍以外的企業)將主要從事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孵化、基礎設施投資、股權投資等其他業務。

黃光苗表示,自2015年1月31日起3年內,將逐步開展將本人及本人控制的其他企業、當前持有的尚未開發的土地使用權轉讓予中洲控股或無關聯第三方的工作。

從上述承諾時間限期來看,中洲控股引入中洲集團資產“情有可原”,但是此次重組流產也為控股股東能否如期兌現承諾添加了些許不確定性。

中洲集團土儲超期未開發、資產抵押等情況是否由公司資金緊張而導致?記者就此問題致電黃光立,他對此予以否認

華南城重組流產

事實上,除消除同業競爭外,資產注入也可迅速擴大上市公司規模,衍生其產業鏈和業務資源。

在房地產行業“大吃小”、“小變無”的殘酷競爭下,土儲成為影響房企未來市場佔有率的重要因素。

2017年1月,中洲控股擬斥資38.07億港元收購華南城合計23.2%股權,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華南城擁有的超4000萬平方米,分佈在深圳、南昌、西安、哈爾濱、鄭州、合肥和重慶等地的土地價值。

儘管當時市場對於中洲控股給出的收購價格頗有爭議,但時任中洲控股董秘的尹善峰形容這筆收購為“戰略投資”,並稱其價值是“無法簡單以溢價10%和折價10%來作出判斷的”。

然而,由於證券市場環境、政策法規等客觀情況的變化,該筆收購最終“流產”。

尹善峰當時透露,該筆收購乃屬“郎有情妾有意”,未能“終成眷屬”一方面是迫於長時間停牌的市場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收購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銀行借款,重組的“懸而不決”也給公司運營帶來了不便。

收購未能如願,想“擴大規模”的中洲控股開始加速囤地,在無錫、惠州、重慶、成都、嘉興、東莞等地紛紛落子。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115.77億元,同比增長189.21%;全年新增土地面積98.78萬平米,新增計容積率面積163.84萬平方米。

2018年,中洲控股依舊野心勃勃,計劃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111億元,新增土地儲備計容積率面積180萬平方米,投入資金120億元。

20多年的闲置项目有了新进展,但中洲控股还得接着“头疼”……
20多年的闲置项目有了新进展,但中洲控股还得接着“头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