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國內虛擬幣交易!騰訊公司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地

嚴打國內虛擬幣交易!騰訊公司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地

嚴打國內虛擬幣交易!騰訊公司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地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661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本文大約:2000字

閱讀需要:5分鐘

近日“幣圈”爭議升級。

在疑似被稱為“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與他人的對話錄音流出後,李笑來本人更是在微博上高調出現,一時引來罵戰無數。

而FCoin(數字資產交易所)首創的“交易即挖礦”模式更是凸顯“吸金”能力。“交易即挖礦”模式是指用戶在交易次日,會獲得平臺根據交易手續費額度返還的相應額度FT(平臺幣)。這種模式激勵了用戶在平臺上頻繁交易。據悉,FCoin上線第15天,24小時交易量就已超越了前三大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成交額總和。

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微博上直指這種平臺“百分百”返還手續費的“交易即挖礦”模式,不但是變相的ICO,更是高價的ICO。

與此同時,監管行動也進一步升級。近日,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成立的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公開表示,近期央行針對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防範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風險與道德風險。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微信支付在持續加碼對虛擬支付賬戶的嚴厲打擊,進一步推進“幣圈”嚴監管的落地。

“幣圈”爭議多

“假設開設兩個賬戶,A賬戶推薦B賬戶,A賬戶就可以得到B賬戶每天手續費20%的獎勵。”“幣圈”老韭菜在對記者介紹FCoin模式時這樣說道。

FCoin 用了 15 天,24小時交易量超過了OKEx、幣安、火幣等 6 家交易所之和。一夜之間不管是大交易所還是小交易所都開始爭相效仿。

嚴打國內虛擬幣交易!騰訊公司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地

FCoin在全網宣傳時的截圖

但根據趙長鵬在微博裡所說,“如果一個項目(一個新的交易所)沒有手續費收入,盈利模式是靠平臺幣的上漲,不拉盤如何生存?”

據一位幣圈人士告訴記者,許多模仿FCoin交易挖礦的交易所都因難以維繫生存紛紛倒閉。“交易即挖礦”模式雖然幫助FCoin達到了全網第一的交易量,這種模式需要大量資金才可以保證生存。

除了趙長鵬在微博裡直指FCoin有資金盤的嫌疑。近日流出的李笑來錄音中,李笑來也提及包括元寶網、NEO(小蟻)等多個項目有資金盤的嫌疑。

事實上,許多傳銷項目也盯上虛擬貨幣、區塊鏈這些新概念。

自西安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特大網絡傳銷案後,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頻頻利用虛擬貨幣之名發行“空氣幣”,組成新型集資詐騙的騙局。日前深圳南山破獲的3000多人被自稱是採用“區塊鏈+普洱”技術的加密貨幣發行方普銀集團詐騙高達3億元。

監管再出手

去年,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開始調查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幣行(OKCoin)及比特幣中國。以及央行等七部委發佈通知叫停ICO融資,至今年4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稱所有ICO平臺和比特幣交易已經安全退出中國市場。

張一鋒稱,近期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防範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風險與道德風險,並公佈了五項措施,其中第一項是組織屏蔽“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據央視新聞7月6日消息,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巨頭之一火幣網的中文網址已在國內進行屏蔽。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仍然可以通過火幣新域名登錄,OKEx的IOS端與安卓端也可以正常使用。目前來看,虛擬貨幣交易所雖然實現了退出,但仍存“小貓膩”。

上述措施的第二項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

對此,記者採訪微信支付方面獲悉,微信支付正在同步持續加碼虛擬幣支付打擊。“騰訊公司積極響應、配合監管要求,有效利用自身防控經驗及優勢,對從事虛擬幣業務的支付渠道進行防控。”

據悉,近兩月經過騰訊公司對虛擬幣交易賬號做出限制後,也對已確認的全部個人賬號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管控。具體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是限制平臺收款賬號的收款功能,禁止其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幣交易收款;

第二是限制個人賣家賬號的收款額度,僅滿足日常社交業務使用,限制虛擬幣相關交易收款。並對通過監測發現的新型虛擬幣業務商戶,如新海絲、海貝積分等新幣種做出明顯風險預警。

特約撰稿 鄭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