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路鬥法,法國比利時哪一個會先崩潰?

世界盃半決賽第一場較量即將開始,法國和比利時兩支隊伍對勝利的渴望毋庸置疑,對彼此來說,對方都是難啃的骨頭,五場比賽結束之後,雙方都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打法,攻守也更加平衡,很難找到明顯的漏洞。那麼本場比賽的勝負手究竟在哪裡?

邊路鬥法,法國比利時哪一個會先崩潰?

紅藍大戰一觸即發

在我看來,法國隊的右路,同時也是比利時隊的左路,是這場比賽的關鍵之匙,兩隊最強的點和最弱的點都集中在這裡,攻防轉換中對關鍵球員的限制與反限制將是比賽最大的看點。

眾所周知,本屆世界盃法國隊最大的亮點——姆巴佩,他的活動區域就是右路,作為球隊的右邊鋒,他在對阿根廷的比賽直接製造了3個進球,他的速度堪稱本屆世界盃之最,同時他的啟動加速擺脫也可以在小範圍內導致對手的防線因被迫補防而出現鬆動,從而為隊友創造更多的無球機會。對於法國隊來說,姆巴佩無疑是一個大殺器,而相對的,比利時的左路防守則是隊中最大的短板——維爾通亨。我之前的文章中曾經分析過維爾通亨的弱點,可惜巴西隊並沒有集中對維爾通亨這一路發動攻擊,而是全場都在攻擊比利時防守最穩固的右路,而右路的穆尼耶可以算作世界盃發揮最穩定的球員,這也跟巴西最好的攻擊手都集中在左路有關,這裡不再贅述。而法國隊則一定會充分利用維爾通亨的弱點,讓姆巴佩反覆的衝擊比利時的左路。

既然我都能看看出比利時的弱點,相信比利時主帥馬丁內斯不會想不到,其實在險勝日本之後,馬丁內斯就對陣容進行了調整,首先從3-4-3改成了4-3-3,讓維爾通亨從左中衛打回了他最擅長的左後衛,讓他的防守範圍更小,同時更加專注於邊路防守而不是顧此失彼。其次,棄用防守能力極差的卡拉斯科,代之以攻守兼備的查德利,相比卡拉斯科,查德利在防守上給予後衛線的幫助更大,而他也同時擁有邊鋒所應具備的速度,這讓比利時的陣容在攻守上顯得更加的平衡,同時也成為維爾通亨身前的一道屏障。在面對巴西的時候,這一路幾乎沒有受到任何考驗,直到道格拉斯科斯塔上場之後,比利時的左路果然風聲鶴唳,為了幫助維爾通亨,查德利甚至拼到抽筋,因此,比利時即使調整了陣型和人員,左路依然是其最大的軟肋。這裡還是要感慨一下為何巴西如此執著於左路,而不是從最弱的一點打垮比利時。

法國隊有大殺器,比利時同樣擁有,比利時的左路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內鋒之一——阿扎爾。跟姆巴佩的風格不同,阿扎爾更喜歡帶球內切,這一點跟內馬爾很類似,足壇也一直在爭論兩人誰是世界上最好的內鋒,然而從世界盃的表現來看,阿扎爾出球更果斷,與隊友的配合意識更強,同時他除了內切,還可以下底傳中,可以說世界盃的表現足以讓阿扎爾去掉“之一”的稱謂。擁有阿扎爾的比利時,在前場的戰術選擇更加多樣,內切還是下底完全由阿扎爾來決定,從這一點來說,阿扎爾比迪馬利亞甚至內馬爾更難防守,而與阿扎爾對位的就是法國隊的新星帕瓦爾,他也是在對陣阿根廷的比賽中大放異彩,一腳天外飛仙讓全世界驚歎。然而在那一場的防守,他做的很不到位,讓迪馬利亞無論下底還是內切都如入無人之境。而我也依然堅持我之前的觀點,帕瓦爾是法國隊最大的軟肋。本場比賽面對更年輕、風格更加全面的阿扎爾,恐怕對於帕瓦爾來說是本屆世界盃最大的考驗。同時由於姆巴佩的防守屬性和防守意識過低,也無形中增加了帕瓦爾的防守難度。

邊路鬥法,法國比利時哪一個會先崩潰?

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坎特

這就需要考驗德尚的排兵佈陣,是否需要讓坎特像照顧梅西一樣照顧阿扎爾,因為同為切爾西的隊友,他對阿扎爾的球風十分了解,也是限制阿扎爾發揮的最佳人選,但是阿扎爾畢竟是邊路球員,坎特過於靠近邊路勢必讓整體陣型失衡,恐怕會為法國隊埋下安全隱患,因為畢竟德布勞內的上帝視角最擅長的就是抓住對手轉瞬即逝的小小漏洞,坎特被迫拉邊很難說是否是一種好的選擇。

目前來看,比利時對自己弱點的保護做的比法國隊更到位,而法國隊的優勢則是擁有更加強大的中場控制力,博巴、坎特、馬圖伊迪都是攻守兼備的中場悍將,而託利索上場比賽的表現也證明了法國隊中場人才濟濟,而反觀比利時的中場,除了德布勞內,其他球員缺乏創造力,當德布勞內被限制的時候,誰能承擔梳理中場的重任呢?

有鑑於此,我推測本場比賽,法國隊會有更長時間的控球,而比利時則會延續上一場的踢法,堅決的防守反擊,中場依然是派上爆炸頭組合與法國隊肉搏,用人肉長城為德布勞內創造更好的拿球條件,而盧卡庫則會回到中鋒的位置,不再擔任邊鋒,阿扎爾作為左內鋒,主要衝擊帕瓦爾鎮守的右路,同時壓制帕瓦爾擅長的助攻,查德利依然會是首發左邊前衛並且承擔協防姆巴佩的重任。先進球的一方將會取得比賽的勝利。

依照慣例,最後我還是要對比賽結果進行預測,鑑於歷屆世界盃半決賽,踢得保守的場次甚少,大部分球隊都選擇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進攻實力,而世界盃半決賽也多高比分,因此我大膽預測比利時3:2法國,希望比利時能夠創造歷史,也希望本屆世界盃能夠見證新王登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