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陆脑科谈脑病︱预防脑出血 降压最关键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三陆脑科谈脑病︱预防脑出血 降压最关键

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种。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出血量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若出血量少、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以及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就可以行内科治疗。反之,出血量多、有意识障碍或内科治疗病情无好转者,就应该积极施行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在5~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必要时给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出现脑疝,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三陆病例

患者吕女士63岁,在家中做饭时突发头晕、恶心呕吐5次,继而意识不清,被家人送到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小脑出血,量约12ml,出血破入脑室,病情比想象的更严重,家人当时就决定转到宝鸡三陆脑科。

到三陆脑科以后,患者以“突发头晕,恶心、呕吐3小时”为主诉入住三陆脑科,入科后血压:202/112mmhg。复查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小脑出血,量约18ml。

三陆脑科谈脑病︱预防脑出血 降压最关键

术前

一般幕下出血量超过10ml,即应手术治疗,否则易压迫脑干及四脑室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患者死亡。小脑出血18毫升属中等偏大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加之患者年龄稍大,手术风险极大。

收入科后,科主任立即组织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历时4小时。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三陆脑科谈脑病︱预防脑出血 降压最关键

术后复查CT

三陆脑科谈脑病︱预防脑出血 降压最关键

术后复查CT

患者术后经过治疗,偶尔饮水呛咳,行走时不平稳,转入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

三陆脑科王晓峰教授提醒:脑出血有许多危险因素,尤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脑血管病病史、吸烟、嗜酒、滥用药物、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及高强度工作的人更要小心。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活动不灵、言语不利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