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爲什麼不再堅持燒錢補貼了?

美團和滴滴在網約車領域的“補貼大戰”,這兩天出現了熄火的跡象。

4月12日,兩家停止了對南京地區用戶的補貼,4月14日,滴滴宣佈,率先取消對上海地區用戶的常態化補貼。

這場“補貼大戰”才剛剛開始了半個月,戰局還遠沒有明晰,為什麼雙方卻突然同時選擇停戰呢?

網約車為什麼不再堅持燒錢補貼了?

一是監控的介入。在高額補貼下,網約車市場亂象頻出,司機半路撂客、惡意刷單的現象層出不窮,逼得監管部門約談平臺,要求“不得以低價擾亂市場”。

二是持續價格戰不符合雙方的利益。身為攪局者,美團當然願意用價格戰來吸引司機和用戶,但在名氣打響後,現在全國都在期待美團開城,大家的訴求很簡單,之前被滴滴壓榨得厲害,希望美團能讓利。

注意,司機和用戶普遍期待的,並不是超高補貼和超低成本,並不是“一元錢打車”,而是讓利。

只要把關注和期望做上來了,美團是不會持續價格戰的,因為公司現在攤子鋪得太大,每一個市場都在燒錢,如果稍有不慎,很容易變成下一個樂視。

至於滴滴,身為受成者,它當然更不願意持續打價格戰,因為它需要用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去獲取超額利潤,彌補之前幾場補貼大戰的資金損耗。

三是網約車市場的競爭型態變了。在前幾年,燒錢教育用戶,開拓市場,這種行為是可取的,因為用戶之前沒有使用習慣,但現在用戶已經習慣了用app叫車,價格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早已不再是唯一因素。

試想一下,在北京晚上九點(這是大多數公司會報銷員工加班車費的時間)以後,如果有一個平臺的網約車,能無需等待半小時以上,立馬應答並送你回家,你還會在乎多出來的5元10元車費麼?

現在網約車市場的用戶痛點,是明明眼前有空車,平臺卻總是把單子派給遠在天邊的司機接單;是早晚高峰叫不到車;是平臺總是找藉口趁機動態加價……這些實際上都是服務質量問題,而不僅僅是價格問題。

總之,按照當前的競爭態勢,網約車市場已經進入了“拼服務”的階段,價格戰這種玩法,未來可能和電商購物節一樣,變成一種活動促銷的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