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中国股汇那段不愉快的经历

上一次中国股汇那段不愉快的经历

当前动荡令投资者联想起2015-2016年的情形。但分析师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经受风暴的能力比上一次更强了。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相对平静后,中国金融市场再度打破平静,让人回想起2015-2016年的情景。当时,股市暴跌加上人民币贬值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引发了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

今年股市的跌幅尚未达到2015年的水平。当年6月到8月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下跌逾45%,而在2015年8月到2016年底期间,人民币贬值了10%。

这样的走势促使中国对这两个市场进行了严厉的干预。尽管利用外汇储备来支撑人民币被普遍视为稳定市场预期的成功举措(就是代价太大)。

“现在想到2015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政府应该从那段并不愉快的经历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香港的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表示。

在某些方面,中国经受近期风暴的能力比2015-2016年期间更强了。

首先,股票估值更温和。尽管上海股市在2016年1月触底后稳步上涨,但当上证综指在今年1月底收于两年高点时,A股滚动市盈率仅为17倍。根据万得资讯(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这远远低于2015年6月泡沫高峰时期的23倍。

上周四收盘时,上证综指的市盈率已跌至12倍,低于2016年1月上证综指触底时的13倍,导致部分分析师认为这是个买入机会。

“这样的下跌有一些非理性成分,”国泰君安首席市场分析师林隆鹏表示。“估值处于历史低点。如果人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目前的水平真的有投资价值。”

就人民币而言,迄今几乎没有看到像2015-2016年那样的大规模资本外逃迹象。当年资本大举外逃促使当局严厉打击海外并购和其他资本外流渠道。

相反,最近的下跌似乎主要是由于对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以及担忧贸易战给中国贸易顺差造成的影响。

在中国放松货币政策推低人民币借贷利率之际,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加息加剧了这些压力。其结果是,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逐步缩小。而多年来,是中国资产的较高收益率为人民币提供了底部支撑。

当中国人民银行(PBoC)上周温和干预汇市以遏制人民币下跌时,交易员看到了一些迹象。但中国央行现在进行大规模干预的能力有所下降。2015-2016年卖出美元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6年中期的历史高点4万亿美元降至今年5月底的3.11万亿美元。预计6月外汇储备数据将于周六公布。

“如果汇率面临更大压力,我不会排除(中国央行)通过卖出美元干预市场的可能性,但他们肯定不希望外汇储备降至3万亿美元之下,”丁爽说。

此外,中国收紧资本管制的空间也在缩小,尤其是这样做会危及政策制定者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努力。

中国股票和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提振了这一努力,但任何限制资本外流的举措都会被视为令人难堪的倒退。

中国股市和人民币面临的一大不确定因素是房地产市场。许多人担心现在的楼市泡沫比2015年更严重。过去两周,上证房地产指数下跌了15%,而上证综指同期跌幅仅为5.4%。

中国主要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取消了一项针对购房者的补贴计划的消息,引发了近期地产股下跌,突显出市场的紧张情绪。自2016年以来,该计划刺激了中国小型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和价格上涨。

虽然很少有人预测房地产市场会彻底崩盘,但即便房价下跌10%,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在中国,房地产是制造业需求、债务抵押品和地方政府预算的支撑。

“房地产泡沫是显而易见的。在三、四线城市,房价自2016年初以来已经翻了一番,”交银国际(Bocom International)驻香港的研究主管洪灏说。

“我们现在可能正处于一个比2015年更大的泡沫中,这限制了政府的政策选择。货币政策不能太宽松,因为它将进一步吹大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