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文化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

追本溯源,中国文化馆的历史演变,大致是从1915年举办通俗教育馆开始的,先后经历民众教育馆、人民文化馆、文化馆这样一个百年的沧桑历程。

贵州省各级文化馆建设与全国基本同步。其前身为“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为人民文化馆(后部分馆更名为群众艺术馆)。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贵州各级文化馆在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全民艺术普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成效显著。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今天为大家推荐由贵州省文化馆编纂的《贵州文化馆图志》,本书是贵州省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馆行业图志。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贵州文化馆图志》

编 者:贵州省文化馆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221-14574-1

定 价:218.00元

贵州省文化馆前身为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自成立以来,以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地方文化为己任,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贵州文化馆图志》一书,按照贵州省行政区划的分类,以图文互动的形式,分别介绍了县级及县级以上文化馆的历史、组织机构,所开展的特色文化活动,以及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一部填补空白的“百科全书”

看着这本新鲜出炉的《贵州文化馆图志》心情难免有些激动,之前几个月的编校过程还历历在目,如今把沉甸甸的成品拿在手中还是很开心的。说来惭愧,我作为一个在贵州生活近6年的编辑,此前从未进过贵州的任何一个文化馆,可以说完全不了解贵州的文化馆,相信还有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此次有幸担任《贵州文化馆图志》的责任编辑,倒是让自己有了一次与文化馆“紧密接触”的机会,也通过这本“百科全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十分希望这本书也能带着广大读者一起“走进”文化馆。

《贵州文化馆图志》一书由贵州省文化馆编,是贵州省第一部用图文资料编纂而成的文化馆行业图志,它按照贵州的行政区划进行板块划分,全景式展示了贵州省98个文化馆的历史沿革、馆舍馆貌、人才队伍、特色活动、取得成绩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省级文化馆1个、市(州)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9个,县(市、区、特区)级文化馆88个。 贵州文化馆发展史是贵州文化史和贵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既是一部填补贵州省文化馆发展研究空白的作品,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各级文化馆发展历史及现状的一次全面梳理,也可以为今后贵州省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正因为出版本书的意义重大,编纂人员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立意、风格及文字和图片的遴选上努力探索,几易其稿,既希望在遵循传统方面做足功夫,又希望大胆创新做出特色。而我们作为责任编辑当然丝毫不敢马虎,从排版、设计到编校过程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努力,期间也多次与编纂人员沟通、探讨,力争做到不留遗憾。 在我看来,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图”,读者翻开这本书,一定会被其中一幅幅色彩饱满、特色鲜明的珍贵图片所吸引。然而,这些图片也给我们编辑出了一道难题,看着来自各地文化馆的精美、珍贵图片,实在觉得难以取舍,尽管全书已经包含了400余张图片,但是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围绕图书的主旨立意和整体风格还是忍痛舍弃了很多图片。通过书中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文化馆的整体面貌、内部活动场所、开展或参与的众多文化及文艺活动、取得的各种奖项等。大量的图片形象、直观、逼真地展现了各个文化馆多年来的发展轨迹和现状,能够起到与文字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如今本书已正式面世,相信可以让社会各界真正、全面了解各级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和重要作用。正如本书前言中所写,我们希望《贵州文化馆图志》能成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贵州文化馆、熟悉贵州文化馆的一本“百科全书”。


【精彩试读】

壹 贵州省文化馆

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

1954年4月,贵州省文化局根据中央文化部的指示,成立了两个专门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事业机构:贵州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和音乐工作组。前者的工作任务是配合贵州省文联美协工作,后者则与贵州省歌舞团配合工作。美术工作室编制25人,下设创作组和工艺美术组。1956年,文化部向全国各省发出筹办群众艺术馆的通知。同年3月,贵州省文化局决定以美术工作室和音乐工作组为基础建立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同时取消美术工作室和音乐工作组。1956年8月,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定编制33人,设有美术组、音乐组、办公室等。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贵州省文化馆全貌(2017)

1960年冬,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被撤销。1962年9月恢复,设有美术组、辅导组(含音乐、舞蹈、戏剧)、编辑组、办公室等。1965年,贵州省幻灯制片厂建立,由贵州省群众艺术馆代管,直到1967年分出独立。

1970年,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再次被撤销,并与贵州省艺术学校合并为省直文艺斗批改三连,全体职工下放到兴义县井家屯,接受“再教育”,进行“斗批改”运动。1972年,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再次复建。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位于贵阳市勇烈路2 号的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旧馆址(1989)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位于贵阳市勇烈路2 号的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旧馆址(1989)

1983年5月,贵州省儿童少年文化艺术委员会成立,由贵州省文化出版厅委托贵州省群众艺术馆代管,后于1985年7月脱离。1984年,贵州省幻灯制片厂撤销,部分人员合并到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恢复后,先后设有行政组(后改为馆办公室)、美术组、辅导组(后又分设音乐组、舞蹈组)、编辑组(先后为《群众文艺》《贵州演唱》《苗岭》编辑组)、戏剧曲艺组等。

1983年改组了内设机构,先后设立了馆办公室、《苗岭》(后改为《娱乐世界》)、编辑部、美术工作部、工艺美术部、音乐工作部、舞蹈工作部、调查研究部、文化经营部、辅导中心、少儿部、民间艺术研究室等。1999年,经贵州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贵州省少年文化艺术委员会办公室合并到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对内设为“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少儿艺术工作部”,对外仍保留“贵州省儿童少年文化艺术委员会办公室”名称)。合并后,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设有艺术委员会(后改为“创作研究室”)、音舞戏曲部(后改为“文艺部”)、美术摄影部、少儿艺术部、综合信息部、办公室、政工科等。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二楼小剧场(2014)

2001年,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获准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馆长为法定代表人。2011年“贵州省少年文化艺术委员会办公室”改设于贵州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2011年10月,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更名为贵州省文化馆。现设有“八部一室一中心”,即办公室、调查研究部、理论宣传部、民族文化部、音乐部、舞蹈部、戏剧曲艺部、美术书法摄影部、社会文化活动部、培训辅导中心。

2015年,作为贵州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试点单位,贵州省文化馆成立了贵州省文化馆理事会,实行法人治理,省文化厅分管副厅长为理事长,馆长为副理事长。

图书推荐〡贵州文化馆“百科全书”

负一楼展厅(2016)


【编者简介】

贵州省文化馆(前身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6年),是省级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自成立以来,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荣誉多项。目前,已经编辑出版了《贵州省文化馆藏品集萃——刺绣》等多部著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资料提供:徐晶 / 图文编辑:杨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