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牛皮没吹破,无人巴士量产后,百度的AI故事还能走多久

对于百度,很多的认知是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公司。但从2013年开始,百度就把目光投向了无人驾驶。而身为同行的谷歌也早在2009年就进入无人驾驶领域。这在外界看来有点诧异,本身都是做搜索引擎的公司怎么就跨界做无人驾驶,当时两家公司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为了留住公司的核心技术人才,而无人驾驶刚好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挑战项目。对于百度而言,其意义可能远不止这些。

李彦宏的牛皮没吹破,无人巴士量产后,百度的AI故事还能走多久

在国内互联网发展这些年,作为行业风向标的BAT已经成了前沿科技的象征企业。B代表着百度,统治着全球中文信息搜索的入口,A代表着阿里巴巴,是全球电商的领导者,最后的T代表腾讯,掌控着国内即时通讯社交的命脉。互联网的蓝海时代,造就了BAT的繁荣,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BAT的优势也逐渐被分化。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的浪潮中似乎掉队严重,甚至还被赖以生存的竞价广告招来了各种负面,深陷各种舆论风口。有业内人士分析,百度正是处在这样的低谷之中抱住了AI这棵大树,寄望于落地AI,能在BAT态势低潮下扳回一局。

李彦宏的牛皮没吹破,无人巴士量产后,百度的AI故事还能走多久

这些年,百度对AI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当家掌门人李彦宏更是把AI当成百度内部最高级别的战略来执行,每年投入营收的15%进行 AI 研发,更是不惜重金把号称硅谷科技界最具权威的陆奇招揽过来,陆奇也是不负众望,对百度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明确了以AI为战略航母,那个时候的百度真正的all in AI 了。只可惜如今的百度,AI仍在,却不再见陆奇。但李彦宏在陆奇出走后,还是对外宣称无人驾驶将在2018年7月进行量产,这一点,在最近百度举行的2018 百度AI发布者大会上李彦宏自豪的对外宣称已经实现,百度携手金龙客车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L4 级别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量产下线,李彦宏笑称“吹过的牛皮终于兑现了”。

李彦宏的牛皮没吹破,无人巴士量产后,百度的AI故事还能走多久

无人车的量产落地终究能让百度的AI故事坚持多久,恐怕这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百度在AI研发的投入不菲,但AI的商业化创收落地一直是个谜语。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或者无人驾驶都将是未来趋势,但这也是一个高投入、慢产出的领域。百度总裁张亚勤曾表示,百度AI战略将通过百度云落地各行各业,AI+大数据+云计算是百度云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么些年的AI故事,一方面是竞争对手的追赶,再者是高层的人事“地震”,最后更是面临传统车企的狭路相逢,百度可以说一路走来比较艰辛,商业落地途径匮乏也是最大的硬伤。而另一方面是,百度的整体流量随着自媒体的冲击瓜分已经在下降。

尽管通过百度的努力,无人车实现量产,但真正实现上路还是未知数,国内道路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等,更别说眼下的无人车能给百度带来多少收入了。而唯一能证明的是,百度无人车离上路是更进一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