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砸数十亿大打夏季战役,忙于IPO的美团恐遭“珍珠港突袭”

袁国宝

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

饿了么砸数十亿大打夏季战役,忙于IPO的美团恐遭“珍珠港突袭”

互联网再次迎来IPO热,前有赴港上市的小米,紧接着有估值高达600亿美金的美团,还有运营仅三年的电商新秀拼多多,堪称国内互联网红利的集中“兑现”。不过,这些企业的IPO之路并不轻松,以美团为例,虽然近年来美团多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财务状况却日趋恶化,这使其应对未来挑战难免“力不从心”。

例如,最近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饿了么CEO王磊在“夏季战役”启动大会上宣布,饿了么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投入数十亿元,围绕商家服务、消费者福利、物流体系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升级。这番高调的举措显然直指美团,尤其在美团IPO的节骨眼上更耐人寻味,如今时间已过去三天,美团方面没有任何动静,似乎还没想到应对方法。

饿了么砸数十亿大打夏季战役,忙于IPO的美团恐遭“珍珠港突袭”

众所周知,饿了么一直是美团在外卖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被阿里收购后,美团又在慌什么?我们接下来展开分析。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饿了么加百度外卖占比55.0%,美团外卖占比40.8%,两者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饿了么充分利用了阿里巴巴新零售经济体的力量,与美团展开了一场覆盖资金、业务、战略等层面的“跨维度”的PK。

资金层面:饿了么不差钱,美团加快融资步伐

首先来说资金层面,被阿里巴巴收购后,饿了么完全处于“不差钱”的状态,有足够的弹药和美团在正面战场交战。美团方面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就在美团IPO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新浪刊登了一篇文章《美团不得不上市了 财务数据告诉你这家公司有多缺钱》,这篇文章非常深入的分析了美团的资金面状况,显然,在资金面偏紧的现状下,美团IPO已经迫在眉睫。

业务层面:美团需提升效率,饿了么应保持聚焦

饿了么砸数十亿大打夏季战役,忙于IPO的美团恐遭“珍珠港突袭”

再说业务层面,如上所述,美团的多元化策略并未达到预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效率偏低。数据显示,2015-2017年,美团收入增长8.47倍,但销售成本却上升17.5倍,毛利率从69.2%一路降到36%。而在阿里的新零售经济体中,饿了么和口碑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口碑专注“到店”、饿了么专注“到家”,这可以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不难看出,未来饿了么应当继续保持聚焦,而美团则需提升运营效率。

战略层面:新零售时代,谁拿到的资源更多?

在战略层面,被阿里收购后,饿了么投入更多精力在本地生活服务类业务,这意味着饿了么可以获得阿里旗下的各种优质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淘宝、支付宝、天猫等平台的资源和供应链优势。相反,腾讯目前对美团的支持力度或许并非想象的那么大,除了在微信上提供美团的入口之外,看得见的资源似乎寥寥无几。这并不奇怪,腾讯是以社交和娱乐为核心的互联网巨头,其与美团在业务、资源、供应链方面交集甚少。

饿了么砸数十亿大打夏季战役,忙于IPO的美团恐遭“珍珠港突袭”

正是因为两巨头在上述三个层面存在巨大差异,饿了么今年的“夏季战役”将独具看点,在“全面出击”的战略指引下,饿了么将构筑多赢的模式------外卖小哥的订单更多,收入水涨船高;餐饮商家除销售额和利润将大幅提升,还能获得实质性的让利;上述利好将反馈给消费者,包括服务品质的提升和消费成本的降低。

总的来说,这次饿了么高调祭出的“夏季战役”明显强化了补贴的力度,而且整个外卖产业链的所有成员都将因此获利,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必然是一场“腥风血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