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首词带动湖南一个红色景点,这辈子不去就是遗憾!

1923年,毛泽东30岁,从事革命运动已经驾轻就熟,这一年开始,他领导组织了铁路工人、路矿工人、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罢工运动。由于他年轻有为,敢想敢干,不拘一格,卓有成效,在党内表现非常出色。另一方面,工人们老不干活必然触及到了当权者以及背后资本家的奶酪,于是毛泽东就出名了——印着他头像的海报满大街公费张贴。

到1925年,他已经两次被湖南省通缉。毛泽东不得已南下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广州,避避风头。经过长沙之时看到熟悉的景色,回忆起年轻的时光,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1925)》

他这首词带动湖南一个红色景点,这辈子不去就是遗憾!

橘子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被选进高中语文课本,32岁的他写下这样的文字,艺术造诣已然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他这首词带动湖南一个红色景点,这辈子不去就是遗憾!

这首词早已脱去了他少年时的稚嫩,变得深沉,变得厚重。写景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变化多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阕结尾一问“谁主沉浮”,道尽了宇宙的根本问题,这是只有心怀苍生黎民的扩大胸襟才会发出的究极天问。

下阕虽然没有明确回答疑问,但却在回忆中给出了终极答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得靠他们这些同学少年啊,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终究还是年轻人的,改变世界改变国家的使命也必然会落到他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

时势造英雄,没错,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担当,英雄的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