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接手支付機構備付金帳戶,POS機T+0業務或將遭重擊!

在外資正式撕開一道口子邁入中國支付市場之前,央行正醞釀備付金最嚴監管大招。今日“備付金集中存管新規”在支付圈持續發酵,不少媒體將其解讀為“最嚴備付金新規”。券商中國記者獨家從多個獨立信源處證實,央行確實擬針對部分試點支付機構,令其將交存專戶內的資金全額轉入新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全額上收試點支付機構備付金)。但目前央行並未正式發文,而仍舊在於業界小範圍討論階段。

而據記者獨家瞭解到,首批試點機構,共有26家。

備付金全額交存,終於要來了

高度總結央行正在醞釀的大招,是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直接在央行相關部門開立,專項用所有支付業務的資金清算。通知原文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向地方人行、銀行、銀聯、網聯以及各支付機構下發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開辦資金結算業務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為便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工作的穩步實施,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決定組織部分支付機構通過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開辦資金結算業務。

現將在關事項通知如下

央行全面接手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POS機T+0業務或將遭重擊!

一、首批參加試點為**等**家機構(以下簡稱“試點機構”)。

二、試點機構應於2018年5月15日前,向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處提交《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開立申請書》(附件),支付結算處審核通過後,協調營業部門為其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用於辦理相關支付業務的資金結算。開戶當日,試點機構應委託存管銀行將交存專戶內的資金全額轉入新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並於2個工作日內完成交存專戶銷戶。

三、試點機構通過網聯公司或中國銀聯轉接支付業務的資金結算,應全部通過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完成。試點機構可通過網聯公司或中國銀聯實時查詢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餘額。

四、網聯公司或中國銀聯應根據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後的資金結算模式,建立健全清算規則以及相關風險防範機制,確保銀行和支付機構對接收的支付業務及時入賬,相關業務的資金結算及時足額完成。

五、網聯公司或中國銀聯應參照《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探索建立客戶備付金事前、事中、事後監測和監督機制,切實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

六、試點機構應確保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每日日終餘額不低於人民銀行核定的交存金額。

七、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根據試點情況適時調整試點機構範圍,條件成熟後推廣至全部支付機構。

POS機T+0業務或將遭重擊!央行這一手厲害了

此次備付金比例的調整對支付公司資金的流動性會產生一定影響,目前T0業務給支付公司帶來的利潤較為可觀!雖然此前央行明令禁止給新商戶開通T0業務,但是眾所周知真正實際執行者為少數,大多通過各種變相方式進行規避!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內第二大條第十二項:加強特約商戶資金結算管理。

銀行和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T+0資金結算服務的,應當對特約商戶加強交易監測和風險管理,不得為入網不滿90日或者入網後連續正常交易不滿30日的特約商戶提供T+0資金結算服務。

毫無疑問,中國近250家支付機構正經歷史上最嚴厲、但也最良性的合規週期。面對一個可“躺著賺錢”的、近萬億的大蛋糕,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支付機構的遷徙動力並不太強,所以遷移進程緩慢。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澱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也就是說,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沉澱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而銀行給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

支付寶、財付通除外,二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澱量就可以達到30億-50億,也就是說一家二線支付機構一年在銀行獲得備付金利息就達到一個億。

“躺著賺利差”就催生一個畸狀——支付機構開拓新支付場景的動力不強,更有甚者為了提高備付金的收益,違規挪用備付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參與過橋貸款,甚至投資高風險證券類項目等,而這也是央行加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監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