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1、一群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知识分子,是如何掌控政权的呢? 正义和道德是值得景仰的,值得膜拜的,值 得三拜九叩的。但是,正义和道德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服穿,更不可能掌控朝廷。 因为掌控朝廷的唯 一方式,就是斗争。

2、于是,我最终懂得了这个人。 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 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 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3、上天总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就聪明,天生就牛,天生就是张居正、戚继光,而绝大多数平凡的人, 天生就不聪明,天生就不牛,天生就是二傻子,没有办法。 但上天依然是仁慈的,他给出了一条没有天 赋,也能成功的道路。 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而言,这是最好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它的名字,叫做 纯粹。 纯粹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志、认真、一根筋、二杆子,等等。 纯粹和执著,也是有区别的。所谓 执著,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纯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 他们的一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他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们不要钱,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权势和名声。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目标,以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4、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 有正恶,只有成败。

5、这个人是孙承宗。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 国者。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6、在那个地方,孙承宗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死的厮杀、血腥的战场、智慧的角逐、勇气的 考验。 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 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7、更何况,自古以来,邪不胜正。 邪恶是必定失败的,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杨涟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魏 忠贤终究会被摧毁。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邪不胜正是靠谱的,但杨涟不明白,这个命题有个前提条件 ——时间。 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除去超人、蝙蝠侠等不可抗力出来维护正义外,邪是经常胜正的,所 谓好人、善人、老实人常常被整得凄惨无比,比如于谦、岳飞等,都是死后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岁 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 年而不灭。

8、有人曾质问我,遍读史书的你,所见皆为帝王将相之家谱,有何意义?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 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 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 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9、三十年前,面对黑暗污浊的现实,意志坚定的吏部员外郎顾宪成相信,对的终究是对的,错的终究是错 的。于是他决心,建立一个合理的秩序,维护世上的公义,使那些身居高位者,不能随意践踏他人,让那些平凡的人,有生存的权力。 为了这个理想,他励精图治,忍辱负重,从那个小小的书院开始,经历 几十年起起落落,坚持道统,至死不渝。在他的身后,有无数的追随者杀身成仁。 然而杀身固然成仁, 却不能成事。 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党,终究再无回天之力。 其实我并不喜欢东林党,因为这些人都是书 呆子,自命清高,还空谈阔论,缺乏实干能力。

小时候,历史老师讲到东林党时,曾说道:东林党人并 不是进步的象征,因为他们都是封建士大夫。

我曾问:何谓封建士大夫?

老师答:封建士大夫,就是封建社会里,局限、落后、腐朽的势力,而他们的精神,绝不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

多年以后,我亲手翻 开历史,看到了另一个真相。 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张居正、如杨涟、如林则徐。 所谓封建士 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 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 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 论对方接不接受。 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也不会认识的 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 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