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公元1521年,15岁的少年朱厚熜一路向北,直奔中国的最高权利中心。这一路之上,据说有一种食物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就是在湖北钟祥家喻户晓的蟠龙菜。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却无子嗣继位,按祖制,寿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和湖广安陆州的朱厚熜三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于是皇太后分别向三人发出诏书宣他们进京,并告知“先到为君,后到为臣”。湖广距离京城最远,朱厚熜为了赶时间,减少干扰,决定假扮囚犯,而且要坐囚车、吃囚食。但堂堂王爷,囚食肯定难以下咽,所以,王府下令,府上厨子三天之内必须做出“吃肉不见肉”的菜肴,不然满门抄斩!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府上有个叫詹多的厨师正在发愁,他妻子端上了几个蒸红薯,詹多心不在焉,竟把红薯弄到了地上。不想地上一摊破了皮的红薯,竟然启发了詹多,他将猪肉和鱼肉剁成肉泥,用鸡蛋和面粉调匀,拌以佐料,再包上红薯皮蒸熟。这样一道外形酷似红薯的荤菜果然让朱厚熜非常满意,后来他也如愿以偿的进京当上了皇帝,年号嘉靖。第二年,詹多奉旨进京,对“红薯”进行改良,使之形如盘龙,嘉靖皇帝赐名“蟠龙菜”。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这个故事有几分传奇色彩,不过朱厚熜从湖北进京当上皇帝确是史实,而且他在位了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后世评价嘉靖皇帝是一位中材之主,从治国的角度,还算客观。但嘉靖的个人能力却是被低估的,例如打压清流,重用奸臣,二十年不上朝这些被后人诟病的事情,透过表象来看,实际都是在他本人的设计和把控之中的,其中满满都是套路啊!无怪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说,朱厚熜是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儿最多的皇帝。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对于一些他认准了的事情,嘉靖可一点都不含糊,例如明朝历史上很有名的大礼议事件,就可以看到嘉靖的执着,不管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不管反对的势力有多强大,但只要嘉靖要坚持,就不会被左右,那些反对他的老顽固们,就等着后面慢慢被收拾吧。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抛开功过是非,嘉靖这辈子也算是活出了真我的风采。放眼历史,很多人得到了权势却失去了自我,权势越大,身后就利益纠葛就越多,一个人可能就代表了一个集团的利益,而到了那个时候,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你的身体已经不是仅仅属于你自己了!比起那些被光环笼罩的却失去真我的“英才”,嘉靖的处事态度更令人佩服和羡慕。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让人生留下遗憾,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最聪明的皇帝享受最实在的菜

对待吃的态度,嘉靖也是执着的,想当年,哪怕是假扮囚徒,他也绝不亏待自己,硬是搞出了一道蟠龙菜,有鱼有肉还有蛋,营养美味还低调,到最后还不忘追求一下菜形的完美。如今的蟠龙菜,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就轻松的聊聊历史,享受美食,享受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