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太监数量,唐朝是1万,明朝是10万,清朝是多少?

太监,一种很有贬义词的称呼。又称宦官、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皇宫太监数量,唐朝是1万,明朝是10万,清朝是多少?

太监净身的原因:为了保证皇帝的血脉纯正,皇宫中不允许其它男性的存在。宫中又需要大量的杂役,很多事情不是宫女所能完成的。太监中也有一些人才的,东汉的蔡伦改良造纸术,明朝的郑和7下西洋。

皇宫太监数量,唐朝是1万,明朝是10万,清朝是多少?

唐朝时期的太监数量为1万,据《旧唐书·宦官传》记载,唐中宗时,宦官已达到三千余人,其中超授品级以上员外官者千余人。唐玄宗时期,宦官仅品官黄衣已上三千人,穆宗时,高品白身之数,四千六百一十八人,到了唐朝后期时皇宫太监的数量达到1万人之多。著名人士:高力士,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李辅国,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鱼朝恩,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皇宫太监数量,唐朝是1万,明朝是10万,清朝是多少?

明朝时期的太监数量为10万,明代达到太监最高点,成化年间,监局内臣已数以万计,而明朝灭亡之际,宫中宦官七万余人哗然而走。清圣祖康熙皇帝在训诫臣下时,更不无夸张地称明末宦官计有十万人之巨。明朝时期太监的势力达到巅峰,明朝的检查机构东厂、西厂都是太监为首的,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郑和,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刘瑾,由他领导的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皇宫太监数量,唐朝是1万,明朝是10万,清朝是多少?

清朝时期的太监数量为3千,清代的太监员额是比较少的,乾隆初年,皇帝曾谕令宫中苑囿所用宦官综计不越三千之数。所以清朝太监顶大也就是捞点钱财,对于朝政那是一点都不敢干预的。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共有2675名;光绪年间宫廷太监最多时曾达到一千九百多人,宦官的绝大多数还是纯粹的宫廷仆役,加官晋爵者少之又少。清朝太监的数量是3千。安德海、李莲英等知名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