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兩百年未能征服蒙古,爲何清朝僅一招就讓蒙古人口銳減9成?

在花叢中打野

這個題目就是錯誤的,一般來說,題目會把回答引到“信仰喇嘛教使蒙古人失去戰鬥力”這個觀點上,但是根據歷史,這個觀點基本上就是胡扯。

明末的蒙古

明末,蒙古分裂為漠南、漠西、漠北三部分。

漠南蒙古的地理位置大概是現代的內蒙古自治區大部,當時存在兩個強大的部族——科爾沁和察哈爾。後金和科爾沁部結盟,重點打擊察哈爾部,最後察哈爾部的首領林丹汗幾次戰敗後病死在青海大草灘,其餘勢力也被後金武力征服,漠南蒙古諸部落承認後金皇帝皇太極為統治者。

漠北蒙古也叫喀爾喀蒙古,其地理位置大概是現代的蒙古國,主要有三個大部族——土謝圖、札薩克圖、車臣,後來成和後金締結了每年進貢白駝一隻、白馬八匹的“九白之盟”。

漠西蒙古也叫厄魯特蒙古,當時統治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新疆、青海和西藏,主要有五個大部族,杜爾伯特、和碩特、準噶爾部、輝特,以及明代崇禎年間西遷、清代迴歸的土爾扈特部,以和碩特為盟主。清代入關之後,漠西蒙古的首領固始汗表示歸順。

這一時期,漠南蒙古基本上納入後金-清的版圖,漠北和漠西蒙古還是朝貢關係。


清代蒙古部族的動亂

漠北蒙古在清初發生動亂,扎薩克圖汗在動亂中身亡,當時清朝皇帝康熙派特使重建三大部落。後來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偷襲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戰敗。清軍在烏蘭布統擊敗準噶爾叛軍之後,康熙召開漠南漠北蒙古王公大會,會上漠北蒙古放棄原有統治體系,接受清朝統治規則,正式進入清朝版圖。

清初,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叛亂,擊敗漠西蒙古盟主鄂齊爾圖汗,佔據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建立準噶爾汗國對抗清朝。清朝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才將準噶爾汗國徹底擊敗。

準噶爾汗國的分裂


康熙末期,漠西蒙古治下的西藏發生和碩特汗和西藏宗教系統的政教糾紛,和碩特汗控制西藏之後,青海諸部落不服,反抗和碩特汗的統治。動亂平息之後,準噶爾汗國派兵入藏攻佔拉薩,殺死和碩特汗,成立親準的傀儡政權。康熙派兵進藏平亂,重新建立西藏政局。後來雍正初年,青海的和碩特部再叛,最終被清軍鎮壓,青海和西藏徹底評定。

清對中國的統一


清對蒙古的統治制度

綜上所述,從後金努爾哈赤直到乾隆,清朝花費了六任皇帝、近150年的時間才徹底平息了蒙古的叛亂,將蒙古納入統治,建立了一套統治制度,主要是蒙古八旗和蒙古盟旗制度。

將早期加入後金政權的蒙古人納入八旗建制,成立蒙古八旗,由蒙古都統管理,基本上無世襲貴族,少數世襲貴族也要遵從中央政府的管理,均定居於城市不再遊牧,文化上逐漸滿化和漢化;在大部分原蒙古部族中推行旗盟制度,將原來的蒙古部族組織形式——部落,拆分和確認成扎薩克旗,在數個扎薩克旗上設置盟,近似於蒙古化的郡縣制度,但是不設流官,依舊用蒙古世襲貴族行政,中央排辦事大臣、參贊大臣宏觀管理。


清治理蒙古的經驗

蒙古在乾隆時期徹底臣服之後,未有大的叛亂,經驗在於

1.叛亂中央時,堅決武力打擊,根除叛亂因素;

2.創立適合蒙古社會組織形態的專門制度進行管理;

3.與蒙古貴族聯姻,任用有才能的蒙古人出任合適的職位,使蒙古人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並且能參與國家的管理中。

對於涉及藏傳佛教的答案,大可以一笑置之,當個故事聽聽就行了,千萬別信。


螺旋真理

一招即制人為上,以土製戶,以封別王,以廟克男,以姻獲女。

1、圈地定界,牧戶隸屬各大小王爺,不得隨意流動,則極大限制了牧戶的流動能力、勾連組團能力,對於遊牧民來說,這是實質上相當於是一種囚禁。

2、大肆封王封爺,以致遍地大小王爺,地盤越來越小,各王爺為保實力和封賞,則須完全聽命於清庭。

3、大肆推廣喇嘛教,並強制或半強制男丁入教作和尚,且入教後給予封賞和土地等。造成地區人口繁衍下陣,且精神麻痺。

4、清朝各王尤其皇室,均聯姻蒙古,並賜予蒙古各部落較高地位。民族實質優先順序為滿、蒙、藏、漢、回。

其實,以上措施,明朝也能辦到,但基於以下原因難於施行。

赤足的對赤足的,相互心態和措施較平等到位。穿鞋的對赤足的,一鄙視二壓制三漠視。國強時,穿鞋的可以如此對待赤足的,國亂時則樹敵矣。經過宋滅元酷,明代的華夷之別觀念空前強化,在明末反而因此陷入戰略被動。。。這是因為冷兵器時代,文明人和野蠻人在軍力上並無明顯差別,甚至更弱,因為文明地區的習慣、財富、固定資產如房產等反而成為累贅。此即冷兵器時代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之文明的命運。。

事實上,明朝對滿州女真因為上述原因,只取了措施2。


皮皮143536687

1206年,鐵木真建立起大蒙古國,這支草原上的雄獅開始在亞歐大陸瘋狂地開疆拓土。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幾百多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蒙古人真的是厲害,他們客服了地形的限制、交通的不便、文化的衝突,建立起來了一個同時擁有東西方文化、技術的多民族國家。

首先,蒙古族厲害的不是他們的裝備精良,而是他們的身體素質,精氣神要勇猛許多。作為尚武的民族,其作戰向來都是要馬革裹屍而還,每一個人都悍不畏死地進攻,打起仗來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其次,300萬蒙古人始終是個隱患,為此清朝統治者進行了一項狠毒的政策。在剛開始征服蒙古之後,清朝統治者打著滿蒙一家人的旗號拉攏蒙古人。女真族固然也是驍勇善戰,可是跟蒙古人作戰還是他們不願意做的,為了不讓其反抗,他們一方面重兵鎮壓,以作監視作用。不僅如此,清朝人還模仿和親政策,每代皇帝或者皇子都迎娶了蒙古貴族女子為妃。

當然,光是拉攏不足以抵消蒙古人進取意識,所以在蒙古人聚居地區,他們開始宣傳佛教思想。滿清人早先發現,這佛教對於尚武的民族來說會起到極大的反作用。皇太極就說過:“蒙古諸貝勒捨本國之語名號,具學喇嘛,致國勢衰微,當以為戒”。也就是說原來彪悍的蒙古,因為學喇嘛,因此,衰微。流行於喇嘛之中的正是佛教,因此佛教思想就成為清朝奴役蒙古人的方式之一。

佛教思想的傳播效果顯著,在信奉佛教的蒙古人和清軍聯合作戰的時候,清軍士兵發現,曾經不怕死的蒙古人變得膽小怕事了起來,甚至有些溫順,十分好控制。不僅如此,佛教的推廣還有一個作用:鼓勵了許多蒙古人出家之後,結婚生子這種事在蒙古族中就減少了許多,人口數量就開始了銳減。在清末時期,當時的馮玉祥將軍一直佔據西北,在其自傳之中其就說過,當時其治下的蒙古族不足60萬人,幾乎又回到了成吉思汗初期,而且大多窮困潦倒,懦弱無能。

清朝人的目的是達到了,蒙古族臣服在了女真的腳下,再沒有過犯上作亂,可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就此消失,真的算得上缺德的行為。

蒙古人生來就是能征善戰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統治時期,更是席捲了一股征服世界的潮流,蒙古鐵蹄的足跡遍佈歐亞大陸,一度伸向了地中海地區,令世界為之膽寒。元朝建立後,蒙古人口更是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清朝初期,人口已經突破三百萬。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曾經對蒙古人進行了長期的圍剿,但蒙古人不但沒有因此而滅絕,相反變得更加強大,縱觀整個明朝時期,北方邊防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不時有蒙古南下,侵佔邊疆的問題。而到了清朝時期,這一問題卻得到了徹底解決,那麼滿清又是使用了何種手段呢?


在明朝,歷來皇帝都是採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想通過武力來征服蒙古,但是蒙古歷來是尚武民族,這種辦法顯然不奏效。而清朝則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和蒙古進行聯姻,以此來拉攏蒙古,另外一點就是讓蒙古人去信仰佛教,改變他們天生的尚武品行。元朝在征服西藏之後,很多蒙古人開始信仰西藏地區的黃教,性情逐漸變得溫順起來。
到了康熙時期,更是制定了“興黃教以安眾蒙古”的策略,在蒙古地區建立了大量的喇嘛寺廟,不斷提高喇嘛的政治地位,鼓勵更多的蒙古人出家為喇嘛,並規定如果有人出家為喇嘛,便可以減免徭役,因此很多蒙古人開始出家做喇嘛,從此信仰黃教的蒙古人越來越多,也因此改變了他們那種尚武的性格,朝廷想要控制他們,也變得簡單許多。
但是這樣的政策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後果,那就是蒙古人口的銳減,由於大量的蒙古人出家為喇嘛,而喇嘛又不能結婚生子,到了滿清中後期,蒙古人口銳減兩百萬,和成吉思汗統治前的人口相當,這樣的政策,表面上是為蒙古人謀福利,但實際上卻讓他們逐漸趨於溫順,為清朝的統治帶來了更大的方便。

遊遊君

史學家認為,朱明和滿清兩朝對付稱霸歐亞兩洲,不可一世的彪悍蒙元,明是武治,清是文治,各朝代分別採用的策略不一樣,是因為各朝各有不同歷史背景的。

明朝是戰勝元,奪取江山社稷的。面對的是一個由極盛剛轉弱的蒙古諸部落,其族人也不會立馬放下尊嚴,臣服於大明。明太祖朱元璋採取的是“分割瓦解,逐部落打擊”,並且將征服地區“漢化”、“定居”,消除遊牧民族的“野性”。許多人可能沒有細分析,明朝是中國唯一從南打到北,並最終取得皇權的朝代,為了北方的安定,必須要對強蒙古族部落進行“縱深打擊”,到明成祖朱棣時,直接將皇都由南京遷到北京。其目的和意義就可想而知了,對蒙古族部落之戰,史講“砍樹、削枝之術”。

清朝奪取大明江山,此時的蒙古已經極弱了。究族人口講,蒙古族比滿族人口還少。努兒哈赤發家,靠的是“滿蒙聯盟”,並採取通婚“姻親”的方法將滿蒙緊緊聯繫在一起。滿清奪取全國政權後,採取了三條國策:一是尊崇漢人的儒家思想,鼓勵蒙古人在忽必烈時代尊藏傳佛教為“國教”的信仰。二是皇后必須從蒙古族十三個部落中選推。王爺、貝勒的妃子必須從蒙古族中選配,以此加強滿蒙血統,讓蒙古族人感覺到滿人坐江山,等於蒙古人坐江山。三是借鑑學習漢文明,推進治國“漢化”。

史學界總結的是“明修長城,清建寺廟”。清加大對信教人的重獎,這又被史稱“挖蔸、刨根”之術,讓有男丁的蒙古人“三丁以上有一二”從事傳教生活,這就極大的降低了蒙古族的人口數。


張慶東字恕鳴

如果明末蒙古真有2000萬人口,那麼根據壯丁與總人口1/5的比例,就會有400萬壯丁,400萬壯丁是個什麼概念,那就是至少100萬的軍隊,何況當時的蒙古還有人馬具甲的重騎兵,那麼蒙古絕對可以吊打已經孱弱不堪的明朝和新興的清朝再次入主中原。但是事實上卻是蒙古最終被清朝降服,而蒙古地區也被併入大清的版圖。

當然,以當時蒙古牧區的條件,養活2000萬人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民國時期蒙古總人口也就是300萬上下,以草原對人口的容納能力來換算,清朝蒙古總人口差不多也是這個數。當然,有人會拿清朝所謂的減丁蒙古來說事,所謂的減丁,就是強迫蒙古壯丁去當喇嘛,只可惜這是一條早就被闢謠的謠言。清朝一直有一個傳統就是從蒙古抽取壯丁編成軍隊,而當喇嘛正好可以逃避兵役,並且逃避蒙古王爺們的徭役,還不用交稅。而且蒙古牧民生活艱苦,當喇嘛不僅可以解決吃飯問題,還可以提高社會地位,所以蒙古人去當喇嘛趨之若鶩。當初葛爾丹就是打著黃教活佛的旗號攻打喀爾喀,所以清朝一直提防著喇嘛教,並禁止蒙古壯丁去當喇嘛,但是根本禁不住。

至於為什麼清朝能夠解決北方邊患問題。原因主要是以下三點。

第一,武力征服。所有的規則都是以絕對的武力為基礎,沒有武力,什麼也保證不了。清朝時期隨著西方科技的東傳,中國軍事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大規模運用火器使得蒙古騎兵戰術難以複製過去的輝煌,即便是曾經令明朝恐懼的重騎兵也在清軍九進十連環陣的打擊下灰飛煙滅。清朝最終收服了喀爾喀,打翻了準噶爾,並將其併入版圖。並在武力的保障下給蒙古各部劃分牧場,禁止其相互攻擊並侵擾內地,並以法律形式對蒙古進行約束。並且根據遠近親疏對其蒙古貴族進行封爵,把蒙古貴族拉進體制內,通過控制蒙古貴族來控制蒙古。

第二,政治拉攏。政治拉攏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聯姻,清朝皇室一直保持著和蒙古聯姻的傳統,不少公主郡主嫁給了蒙古王爺貝勒們,而且皇室的龍子鳳孫也娶了不少蒙古格格。當然也起到了預期效果,清朝吞併準噶爾得時候,這群蒙古王爺們也沒少出力,更有甚者親自帶隊出戰。再一點,清朝皇帝一直以滿漢蒙回藏五族共主的形象出現,而且清朝皇帝的頭銜也是滿漢皇帝、蒙古博格達徹辰汗以及西藏活佛。通過這一點,蒙古被納入大清版圖更加名正言順。同時,尊重蒙古地區風俗,因俗而治。內地採用漢法,蒙古地區採用蒙古習慣法,朝廷並不多加干涉。

第三,開放貿易。人都是貪圖安逸的,尤其是那些蒙古王爺們。以前通過和平的手段得不到的商品只有訴諸武力,要麼去搶,要麼用武力迫使明朝妥協開放互市。清朝控制蒙古後就開放了與蒙古的互市,蒙古商人和內地商人們在長城各個隘口上川流不息,而且清朝曾經拆除一部分長城以方便商隊往來。當時不僅不少蒙古商人在內地居住,蒙古王爺們也養了大批內地商人,畢竟通過貿易可以得到更多商品,況且表現得好皇帝也有賞賜,再者清朝的武力也足夠強大,那麼誰還願意冒著被朝廷懲罰的風險去劫掠內地,察哈爾王以及準噶爾的下場就是例子。

正是憑藉這三點,清朝才一勞永逸的解決蒙古問題,使其為北方屏障。用左宗棠的話說“我朝定鼎燕都,以蒙古拱衛京師”,這正是清朝解決蒙古問題所帶來的最大好處。而且清朝先後將喀爾喀和準噶爾納入版圖,在當時來看不僅僅是一次了不起的開疆拓土,更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解決北方變患問題,是清朝武功之勝的一次絕佳的體現。


北洋海軍陸戰隊

明朝推翻元朝後,明朝每一位皇帝都以高壓打擊蒙古餘部,卻始終沒有徵服蒙古。


而到了清朝,致使蒙古再也翻不出浪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時代不同了,冷兵器時代過時。


到了清朝,蒙古各部落間的內部矛盾,消耗了自己大量的力量。

同時,隨著槍支大炮的出現,蒙古人的騎兵優勢變成了劣勢。


在此期間,俄羅斯的崛起,蒙古的大量土地被俄羅斯佔領,沙俄對蒙古人進行了殘酷鎮壓。外蒙在俄羅斯的慫恿下,脫離中國版圖,自立為國。蒙古人的疆域變小。


清朝也憑自己的武器兵力收服了蒙古的大片土地。先後將喀爾喀和準噶爾納入版圖,在當時來看不僅僅是一次了不起的開疆拓土,更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解決北方變患問題。



2.清朝對蒙古的政策不一樣


一開始,清朝就對蒙古實行和親政策。清朝各皇帝都會娶一位蒙古公主當妃子,清朝的公主也會嫁給蒙古王孫為妻。現在是一家人了,還打什麼打。


清朝控制蒙古後,對蒙古實行貿易開放。王孫貴族手裡有錢了,安逸了,他們也不想打仗了。


3.關鍵一點,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出計,讓蒙古大部分人改信奉藏傳佛教(清朝人嘴裡的黃教)。



在康熙年間,在蒙古各地,大量修建喇嘛廟,制定了“興黃教以安眾蒙古”的策略,不斷提高喇嘛的政治地位,鼓勵更多的蒙古人出家為喇嘛,並規定如果有人出家為喇嘛,便可以減免徭役。


因此很多蒙古人開始出家做喇嘛,從此信仰黃教的蒙古人越來越多,也因此改變了他們那種尚武的性格。同時,大量男人出家做喇嘛後,不結婚生子,導致人口的急劇減少。


總之,有書君認為,明朝兩百年未能征服的蒙古,到了清朝,蒙古人口銳減9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的原因是,清朝讓蒙古人改信藏傳佛教。用左宗棠的話說“我朝定鼎燕都,以蒙古拱衛京師”,這正是清朝解決蒙古問題所帶來的最大好處。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簡單 明朝叢林沒想過要征服蒙古人 只是驅逐與教訓 也壓根瞧不起蒙古人 還有時局的問題 因為明朝時期蒙古人還在統治著基輔羅斯(沙俄的前身) 以及北亞的大片土地 明朝只要打擊蒙古人 蒙古人打不過就會退守這些地方 而大明再強也鞭長莫及 反正大明的目的達到了(蒙古人畏懼漢人就算明朝衰落大明與後金對勢蒙古人始終不敢南進) 到了明末 沙俄崛起 勢力不斷的像西伯利亞地區伸展 蒙古人又分裂成個個部落 沒有有效的作戰兵力 東北的後金又興起 蒙古人的生存空間不斷的被壓縮又退回了蒙古高原 而後金的對蒙政策 是和親(要知道此時的後金不斷的壯大是蒙古諸部抵抗不了的)保證了自己的西北後方後方 並全力向南推進 而大明這時正內外交困(闖賊造反)然而蒙古人後來還是出來個牛逼的葛爾丹 反正一切都是時局的問題 並不是滿清真的比大明厲害 相反大明初期的實力是大清初期的實力無法望其項背的 拿明朝整個時期的實力與清朝整個時期的實力對比 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手機用戶58914301074

歷史真相是——俄清聯手,五招廢除蒙古武力:

1.沙俄東擴。深度耐寒不遜於蒙古人和滿人的俄熊侵略到遠東地區,廣築堡壘,切斷了蒙古高原和中亞以及通古斯之間自由遷徙。這是蒙古在滿清時期衰落的根本原因。蒙古一旦戰敗,再無法逃跑躲貓貓,待時機有利時捲土重來。而蒙古衰弱後,中亞遊牧民受制於俄熊大國邊界,也無法向東侵略,取代蒙古成為高原新的主人。

在俄熊東擴確立大國邊界的基礎上,滿清方得以花費百年時間,以武力屠殺征服蒙古各部。並以以下四招徹底馴服蒙古:

2.滿蒙聯姻。入關前歸附之蒙古人形成蒙八旗,是滿清最可靠的政治盟友、軍事夥伴、騎兵和戰馬來源。有他們的同盟關係和大量騎兵存在,其餘蒙古諸部皆難以對抗滿清政權。蒙八旗的存在也大大軟化了蒙古諸部的反抗意志。可視為明之朵顏三衛的升級版。

3.畫地為牢。盟旗制,事實上限制了蒙古諸部的最大發展空間和實力。草原力量弱化、碎片化,一盤散沙,長期衰落。此條必須以第1條為前提,無沙俄東擴,蒙古弱化後,中亞、通古斯方向會殺來更野蠻、更有侵略性的新匈奴、新突厥。一旦統一今蒙古高原各部,限制火器發展自廢武功的滿清也只能重修長城,以抵消後來遊牧掠奪者的機動性優勢。這算是明拉一派打一派控制蒙古各部實力政策的威力加強固化版。

4.漢地援助。蒙古高原,梟雄層出不窮,頻頻南侵,根本原因在於高原地區物產匱乏,生產生活條件落後,單事遊牧的草原經濟對抗天災能力單薄。藉助機動性和騎射優勢,掠奪周邊富庶地區,這是他們改變命運,有時甚至是爭取活命的最佳機會。而以漢地財賦,賞賜補貼蒙古王公貴族和喇嘛,就可以成功將草原上的領頭狼馴化成領頭羊。生活有保障,傻子才拼命。這條算是漢初和親贈財政策的擴大無限期版本。

5.興佛減丁。源於古印度泥婆羅的佛教理念,對馴服民眾奴化百姓有著獨特的優勢。不殺生,降低血性消除反抗意志;出家絕後,減少人口,計劃外不生育;斷親情,割裂社會,一盤散沙;放棄今生盼來世,逆來順受不思進取。缺點也是滿滿的。不事生產索取供養,浪費社會財富,降低政府財政收入;出家絕後,減少勞動力人口和潛在兵源,經濟發展和軍事潛力大幅下降;還有愚民功效,以詭辯為智慧,以繞口令為真理,長此以往,民智矇蔽科技落後不堪一擊。歷史上,原印度、泥泊爾、西域36佛國、南亞東南亞純佛國多以滅國亡教收場,吐蕃信佛高原之鷹殞落,蒙古也不例外。滿清在蒙古高原大力推行藏傳佛教和強制出家制度,成功弱化、愚化了蒙古諸部,大大限制了蒙古人口增長。打造出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草原新風貌。

僅僅一招是不夠的,必須組合拳!只靠滿清是做不到的,俄熊也非常給力!


白馬非馬1001

明朝兩百年未能征服蒙古,為何清朝僅一招就讓蒙古人口銳減9成?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覺得稍有偏頗,蒙古族肯定不是被清朝一招就放倒了的。

我是在內蒙長大的,在我看來,蒙古兄弟們雖然喜歡往多了喝,但絕對不傻。您就一招用了二百多年,蒙古兄弟們就是喝的再多,也想出破解之策了。

那為什麼曾經征服世界的蒙古族,在有清一代,確實有點不靈了呢?這事兒還得仔細分析分析。

很多人都把清朝降服蒙古族的功勞,歸咎於藏傳佛教的興盛

這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不能將宗教的能力擴大化。要知道,蒙古族從原始的薩滿教該宗藏傳佛教,可不是滿族人的意志,這是蒙古人自己的選擇。

自從成吉思汗創建蒙古帝國後,彪悍的蒙古鐵騎就像狂風一般席捲了整個世界。但必須得承認,當時的蒙古帝國除了能打仗,文化建設實在是不值一提。別說高等級的文明特徵,就連文字都沒有,宗教也停留在殺生祭祀的原始階段。

因此,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幾乎征服全世界的蒙古人,在世界各地被當地文化同化。進入中原的蒙古族接受了漢文化,中亞的蒙古族信仰了伊斯蘭教,而接觸了藏族之後,大量蒙古人開始轉信了藏傳佛教。

作為第一次蒙藏合流的標誌性事件,便是闊端與薩迦班智達(薩迦派,俗稱花教)的涼州會盟。但必須要注意一點,元朝被重新攆到草原牧馬之後,蒙古人的宗教系統退化了,重新回到了原始的薩滿教階段。

直到1578年(明神宗萬曆六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和俺達汗的“青海之晤”後,蒙古族才又重新拾起已被遺忘的藏傳佛教。

這就是為什麼,蒙古地區大多數人信奉黃教(格魯派)而不是薩迦派的原因。要知道涼州會盟時,這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叫格魯派的教派存在。

俺達汗畫像

隨著俺達汗對藏傳佛教的推崇,大量蒙古人成了佛教信徒,尤其是《阿勒坦汗法典》、《喀爾喀·衛拉特法典》的頒佈,從法律上約定了佛教的國教地位。

法典不但規定了僧人的來源:“十人中必有一人獻身於佛,但此人的親戚可用牲畜贖回獻身者,是王公則出牲畜五頭,是平民則出牲畜三頭”。還詳細規定了僧人的特權,“向喇嘛及班第(上層喇嘛的徒眾)徵用大車者,處以母牛一頭的財產刑,將獻佛之馬用於運輸賤役者,處以馬一匹的財產刑”“掠奪僧侶所屬愛馬克者,處以鎧甲百領、駝百隻、牛千頭之財產刑”。

但有意思的是,幾十年過去後,並沒有證據表明,蒙古地區的人口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因此,滿清只是藉助宗教的手段來消磨蒙古人,而不是僅憑這一招就化解了蒙古人的威脅。

但公允的說,佛教的繁盛確實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清朝初年,各部統計的蒙古族人口約為216萬人,到了清末,僅剩下171萬人。

要知道,當時清朝整體人口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唯獨蒙、藏這兩個佛教繁盛的地區人口增長停滯。藏地生存環境比較惡劣,人口增長曆來都比中原緩慢,但蒙古地區則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

大量的僧伽階層確實對蒙古的社會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止於人口的減少,還在於寺院供養也是對社會財富的集中再分配。可惜這種分配,越來越呈現向少數人的聚集。

有資料記載,每個蒙古僧伽平均每年要有二三十兩白銀的供養成本,和當時要上戰場搏殺的八旗兵基本上一個收入水平。如果按此數據計算,蒙古地區每年都要為此支付1250萬兩白銀,平均每戶牧民每年都要承擔8兩左右的白銀。

應該公允的說,滿清政府是通過尊崇佛教的手段,成功的將蒙古人民進行了人群劃分,將整個蒙古劃分為僧人和俗人兩個部分,並通過鼓勵供養的方式,誘導了大量蒙古人投身於宗教團體。
網上傳說,清朝逼迫蒙古家庭三個兒子中,必須有一個出家的傳聞,肯定是胡扯,沒有任何一部蒙古史書有過類似記載。

不需要奮鬥就能擁有衣食無憂的生活,又有多少人會拿起刀來拼命呢?

另外,滿清政府對蒙古地區大活佛的冊封也有著政治考量,本來整個蒙古地區都以外蒙(喀爾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活佛世系為尊,但公元1693年(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將章嘉呼圖克圖活佛世系扶持起來,命其命其掌管西藏以東格魯派(內蒙古地區)。這實際上,攤薄了外蒙活佛世系的權利。

章嘉一世

除了宗教手段之外,清政府還使用了行政的手段,來削弱蒙古地方勢力,這便是“盟旗制度”

作為清王朝治理蒙古地區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蒙古盟旗制度從1624年(明天啟四年,後金天命九年)開始實施,至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土爾扈特部東歸全部入旗為止,歷時147年,方告全部完成。

盟旗制度有效的解決了,之前各部蒙古部落首領權利過大的問題,將各蒙古王公都按旗劃分了固定的牧區,割斷了各部之間的傳統聯繫。

更重要的是,從前從屬於一位首領的大部落,被劃分為好幾個旗,每個旗都有各自的札薩克(執政官),直接向清政府負責。

在編旗的過程中,遵循如下原則:
1、原來的領主能否成為扎薩克,並不完全取決於其原來的成分,還要考慮其政治表現,如對清土朝的效忠程度、貢獻大小;

2、編制戶口時要重新考慮,使之大體均衡,以防有一些封建主實力太大;
3、編制牛錄,基本是按照整齊劃一的標準進行,使之更像軍隊,這樣更加容易指揮;
4、登記戶口,保證兵源;
5、牧地一經劃定,不得私自更改或越界有畝,違者要受到處罰。

盟旗制度實施後,迅速有效的瓦解了蒙古大部落的固有勢力,將中國曆代政府都異常頭痛的北方邊患化解於無形。

以至於,連長城都失去了意義,難怪大麻子康熙帝曾頗為自詡的說:“普秦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恩施於喀爾喀,是指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當然了,作為一項歷時百年的政治制度,不是我們三句兩句就能講透徹的。這個政策的內容和意義足夠寫一本專著了,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可以看《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這本書。

如果簡單點說,清政府的蒙古盟旗制度是另一套人群細分政策。將整個蒙古族部落打碎,分化在一個個稀碎的牧場藩籬之內,讓這些奔馳的烈馬,失去了縱情馳騁的遼闊草原。

另外,這個政策還有一個令人細思恐極的內核,指定這一政策的政治家對於蒙古人的性格特點掌握之透徹,實在令人髮指。

要知道,蒙古族兄弟們自古以來就不太團結,各部落之間的掠奪和仇殺司空見慣,大部落正是用這種優勝劣汰的方式壯大自己,最終便會出現,成吉思汗這樣的英雄人物和蒙古帝國這種龐然大物。

但你不能說,這是因為蒙古人性格上有什麼缺陷,而是草原的自然環境造成了這種情況。隨時隨地的遊牧生活,讓草原民族難以固化,各部落之間相距甚遠,談不到有什麼親情和睦。而且,遊牧的生活,抵禦災難的能力極為有限,一旦發生災害,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所有人都會拿起武器,去掠奪別的部落和國家。

既然這樣,那就一種劃分牧場的方式來固化民眾,讓牢牢依附某一特定區域,這樣彪悍的蒙古人便和農耕文明的漢人沒什麼區別了。失去了馳騁的草原,在烈性的駿馬也得低頭。除此之外,滿蒙通婚、分化拉攏蒙古王公等等,都是清朝對蒙古使用的手段。正是在這些手段疊加作用下,清朝成功的化解了北方的邊患。

獨立思維、個人視角,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期待您關注!

各位爺,您要是看著覺得還中,要不嘗試點個“贊”?!

我用人格擔保,點了絕對不會懷孕!哈哈哈!


藏地讀行

如果明末蒙古真有2000萬人口,那麼根據壯丁與總人口1/5的比例,就會有400萬壯丁,400萬壯丁是個什麼概念,那就是至少100萬的軍隊,何況當時的蒙古還有人馬具甲的重騎兵,那麼蒙古絕對可以吊打已經孱弱不堪的明朝和新興的清朝再次入主中原。但是事實上卻是蒙古最終被清朝降服,而蒙古地區也被併入大清的版圖。

當然,以當時蒙古牧區的條件,養活2000萬人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民國時期蒙古總人口也就是300萬上下,以草原對人口的容納能力來換算,清朝蒙古總人口差不多也是這個數。當然,有人會拿清朝所謂的減丁蒙古來說事,所謂的減丁,就是強迫蒙古壯丁去當喇嘛,只可惜這是一條早就被闢謠的謠言。清朝一直有一個傳統就是從蒙古抽取壯丁編成軍隊,而當喇嘛正好可以逃避兵役,並且逃避蒙古王爺們的徭役,還不用交稅。而且蒙古牧民生活艱苦,當喇嘛不僅可以解決吃飯問題,還可以提高社會地位,所以蒙古人去當喇嘛趨之若鶩。當初葛爾丹就是打著黃教活佛的旗號攻打喀爾喀,所以清朝一直提防著喇嘛教,並禁止蒙古壯丁去當喇嘛,但是根本禁不住。

至於為什麼清朝能夠解決北方邊患問題。原因主要是以下三點。

第一,武力征服。所有的規則都是以絕對的武力為基礎,沒有武力,什麼也保證不了。清朝時期隨著西方科技的東傳,中國軍事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大規模運用火器使得蒙古騎兵戰術難以複製過去的輝煌,即便是曾經令明朝恐懼的重騎兵也在清軍九進十連環陣的打擊下灰飛煙滅。清朝最終收服了喀爾喀,打翻了準噶爾,並將其併入版圖。並在武力的保障下給蒙古各部劃分牧場,禁止其相互攻擊並侵擾內地,並以法律形式對蒙古進行約束。並且根據遠近親疏對其蒙古貴族進行封爵,把蒙古貴族拉進體制內,通過控制蒙古貴族來控制蒙古。

第二,政治拉攏。政治拉攏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聯姻,清朝皇室一直保持著和蒙古聯姻的傳統,不少公主郡主嫁給了蒙古王爺貝勒們,而且皇室的龍子鳳孫也娶了不少蒙古格格。當然也起到了預期效果,清朝吞併準噶爾得時候,這群蒙古王爺們也沒少出力,更有甚者親自帶隊出戰。再一點,清朝皇帝一直以滿漢蒙回藏五族共主的形象出現,而且清朝皇帝的頭銜也是滿漢皇帝、蒙古博格達徹辰汗以及西藏活佛。通過這一點,蒙古被納入大清版圖更加名正言順。同時,尊重蒙古地區風俗,因俗而治。內地採用漢法,蒙古地區採用蒙古習慣法,朝廷並不多加干涉。

第三,開放貿易。人都是貪圖安逸的,尤其是那些蒙古王爺們。以前通過和平的手段得不到的商品只有訴諸武力,要麼去搶,要麼用武力迫使明朝妥協開放互市。清朝控制蒙古後就開放了與蒙古的互市,蒙古商人和內地商人們在長城各個隘口上川流不息,而且清朝曾經拆除一部分長城以方便商隊往來。當時不僅不少蒙古商人在內地居住,蒙古王爺們也養了大批內地商人,畢竟通過貿易可以得到更多商品,況且表現得好皇帝也有賞賜,再者清朝的武力也足夠強大,那麼誰還願意冒著被朝廷懲罰的風險去劫掠內地,察哈爾王以及準噶爾的下場就是例子。

正是憑藉這三點,清朝才一勞永逸的解決蒙古問題,使其為北方屏障。用左宗棠的話說“我朝定鼎燕都,以蒙古拱衛京師”,這正是清朝解決蒙古問題所帶來的最大好處。而且清朝先後將喀爾喀和準噶爾納入版圖,在當時來看不僅僅是一次了不起的開疆拓土,更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解決北方變患問題,是清朝武功之勝的一次絕佳的體現。

創建於2017.1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