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筆記之清朝篇·十一

周更/兩篇

有學者曾說過:歐洲人的到來,中華帝國領土的擴大與中國人口增加一倍,這三個因素的相互作用,便決定了近代中國歷史的方向。外部的入侵和中國社會內部自我修復的需要,推動著中國社會向另一個時代過渡。

雖然太平軍的失敗給長江流域帶來了久違的和平,但另一武裝集團搶軍的力量卻在逐漸壯大,它使華北本身面臨巨大的威脅。它就是捻軍。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十一

捻軍趁太平軍動亂時開始由原來分散的組織發展為聯合作戰。清政府對其所投下的鎮壓力量之大不亞於對太平軍的征剿。捻軍在安徽省西北角的一塊農村根據地—雄河集站穩了腳跟後,頻繁襲擊了鄰近各省,從面大規模地觸發了各地的叛亂,令清廷很是頭疼。捻軍問題越來越嚴重,並且有危及北京之勢。

朝廷繼續派出曾國藩剿滅捻軍。各地動盪的局勢,使儒家文化建立起來的帝國制度經歷了一次嚴峻考驗。從農民軍手中收復的城鎮,民心需要安撫,民政需要恢復,這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同樣是一場考驗。在與“太平天國”的對抗中,地方武裝逐漸建立起來,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都掌握著強大的軍事武裝。清廷收斂起一貫的傲慢氣焰,大興科舉,增加考試錄取名額以籠絡人才,防止類似“太平天國”的出現,籠絡更多人才維護清廷統治。同時,興辦洋務,在外交方面,與外國列強謀求合作。

就這樣,洋務運動開始了。

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但洋務派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總督和巡撫,他們掌握地方實權。總督在清代是最高地方長官。

曾國藩在危難之時,維護了清朝統治,維護了舊文化。他雖然並未親身參與同英法聯軍的戰爭,但西方人的勢力深入長江,在長江一帶作戰的曾國藩深知,舊文化並不能救中國。曾國藩注重水師,認為水上優勢也能決定陸上優勢,西方的軍器和練兵之法在我們之上,所以他提倡自強,要購買西洋輪船槍炮,以夷器制夷。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十一

通過洋務運動,清朝的軍隊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方國家軍隊五百年才完成的由冷兵器向火藥兵器的過渡。洋務運動的作用相當大。1864年平定“太平天國”,收復南京的時候,湘軍還放箭。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已經開槍。洋務運動還籌劃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建立後,成立了海軍衙門。

曾國藩在任兩江總督期間,保舉李鴻章到上海操練淮軍。李鴻章提出專設海防的想法。1875年之後,朝廷任命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創立北洋水師。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十一

洋務運動還創辦了新式學校培養人才。在1872年到1875年間,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去美國留學,可惜這些人學成歸來的人非常少。但就是這些少數歸來的人,把先進的觀念帶了回來。

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華大地稍許有了些太平日子。

但是這種太平是短暫的,因為列強已經不滿足之前的既得利益了,他們要瓜分世界,要資本輸出,所以又爆發了戰爭。中國近代史上這幾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分三波。兩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波,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是第二波,日本侵華是第三波。中間都是三十多年,給中國喘息的機會,中國發展就是利用這三十多年。

中間為什麼給你三十多年喘息的機會?帝國主義為的是鞏固在華的既得利益。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