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法院召开一乡一庭建设及无诉讼村街创建活动推进会

固安法院召开一乡一庭建设及无诉讼村街创建活动推进会

固安法院召开一乡一庭建设及无诉讼村街创建活动推进会

会上,樊院长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一乡一庭”及“无讼乡(镇)村(街)”创建工作,围绕: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好?这三个目标,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明确职能定位。要明确“一乡一庭”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设、稳固基层政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清,人民法庭是加强社会治理、维护政权稳固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纽带和桥梁。要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一乡一庭”“六项职能”,扎实做好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要强化制度约束,规范操作运行。一是要健全“一乡一庭”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工作台帐。由院里建立统一的调解台账、诉调对接台账、工作日志等台账,实行日常工作留痕化管理,确保系统上有录入,有数据,有资料,台账上有记载、有反映,使法庭工作有迹可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简单一句话,有什么台账就要开展什么工作;网上有什么项目就要开展什么工作。二是围绕岗位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省院明确:5月份开展一乡一庭大检查,中院已开展督查抽查,党组已决定从现在起将一乡一庭工作纳入季度讲评范围,季度讲评会上,由一乡一庭工作负责人具体汇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各类数据情况。三是加强“一乡一庭”工作系统软件应用,坚持把“一乡一庭”建设、司法公开和智慧法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互联网+诉非”衔接平台,在提供远程立案等服务上创新机制,解决群众诉累,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三要强化诉调对接,注重办案效果。注重优化诉调对接深度和广度,借助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以各乡镇村街为辐射、以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为纽带的便民诉讼网络,实现矛盾纠纷收集、受理、登记、化解各个环节的衔接,深入推进“无讼乡(镇)村(街)”创建活动。对于排查出的矛盾,利用现有条件,充分调动乡镇干部、村居威望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方面,能调解的争取在诉前化解,全力维护乡村稳定。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摸底排查,致力补疏堵漏,避免引发涉法涉诉不良后果。在此强调一下,对一乡一庭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奖励,该乡镇(园区)纠纷全部诉前化解、无诉讼案件的,年底申报个人二等功;凡纠纷案件全部调解,年底申报个人三等功。

四要强化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氛围。要加强“一乡一庭”司法宣传职能,每个月明确一个专题内容,统一开展。把司法触角直接延伸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人民群众。深入开展以便民诉讼为主要内容的便捷立案、送法下乡,方便群众诉讼。广泛开展以案说法、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等活动,向广大农村传递司法的声音,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意识,形成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法治思维,推进“无讼乡村”创建,实现司法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