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髮店現在轉型的話,怎麼才能穩中求勝?

珠穆朗瑪峰的峰

轉型這個話題在美髮界已經談論了十幾年了,從零五年開始的聚星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美髮人對美髮的認知,於是瘋狂的開啟了外創、搓大頭、套餐、PK等模式,一場血雨清風的競爭席捲中國的美髮界。

老闆、員工別洗腦,上演了各種各樣的瘋狂模式,滿大街都是外創拉人的,進門90度鞠躬,端茶敬水,跪式服務,各種推薦各種套路。員工當街下跪,完不成任務的體罰,成了那個時代的標籤。

但很快人們髮型這種拔苗助長的模式的副作用很大,被洗腦的員工也意識到沒有過硬的技術,僅憑藉死纏爛打的拓客模式,是沒有穩定的業績和收入的。而老闆們也意識到這種虛假繁榮背後泡沫,是如此不堪一擊。沒過一兩年這種模式就銷聲匿跡,緊接著各種系統、模式紛紛浮出水面,老闆、店長、股東紛紛出現在各種會長、課堂,學習起經營管理來,接著就是各種加盟,把一些無法落地但聽起來又很高大上的模式強行植入到自己的店裡,大部分店因水土不服而在一兩年內紛紛宣告失敗。

再後來各種會員卡模式又席捲而來,起步早的店都嚐到過卡金快速積累的年代,可以用一夜暴富來形容。卡金開分店、卡金購車買房、卡金作為紅利分掉的現象比比皆是,因缺乏系統的管理和經營,很多店家的資金鍊很快斷掉,關店的、跑路的也不在少數。

經歷了十幾年各種模式系統的美髮人,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又有很多點轉型成潮牌店模式。廠房式的裝修、酒吧模式的裝修、茶樓模式的裝修、花店洋房模式的裝修風格,超強的體驗感,吸引了大量的90後光顧,藉助互聯網的擴散、引流、體驗、擴散,引入接發項目和潮色,推出各種潮色的波浪造型的背影殺手,紅極一時,起步早的潮牌店也是賺的是盆滿缽滿。

而潮牌店的模式精準的定位了90後的消費人群,儘管優化了服務內容,但偏重於染髮+造型的體系也越來越多的暴露出缺陷,就是技術單一。本來美髮行業的服務項目就侷限在洗剪吹燙染護這幾個項目上,如果只做染髮和造型+接發,儘管客單價很高,客量上還是有所欠缺,加速頻繁的漂發、接發、卸掉、在接發、染髮,都是很傷發的,而且這類頭髮都不容易燙髮,因此很多潮牌店的髮型師只會染髮、接發 、造型,至於剪短髮、燙髮等成了短板。

這些店也開始尋求更先進的模式,紛紛步入到轉型的大軍來。美髮店也是生意,既然是生意,就會有賺有賠,穩中求勝是生意人最高的境界和追求,但生意場所風雲變化,誰又能保證永穩賺不賠呢!

未來美髮行業,最可能的就是依託互聯網,逐步引入智能化的消費體驗。大數據也會走入美髮店,顧客沒進店就已經給她設計好了髮型,沒進店已經在線上買過單了,髮型師根部就不需要推薦什麼項目,因為系統會根據顧客的消費習慣,提前就推送了顧客喜歡的髮型、造型、洗護產品等。

而眼前美髮店最需要做的就是強化技術品質,提升服務品質。沒有技術和服務,再好的模式和系統都是零!迴歸技術才可以穩中求勝,才可能穩賺不賠。這個時候,還是要學習和了解各種互聯網的思維和工具,為智能化的到來做好準備吧!

感謝閱讀,我是時尚造型設計顧問成銘,希望我專業的視角和解讀能幫到你,更多話題可在下面評論中繼續交流或吐槽!

成銘聊髮型

傳統美髮店如今行業的確競爭壓力大,一條街十幾個美髮廳這麼說不過分吧?而且很多時候,看似一家面積很大的美髮店,裡面居然沒有一位女店員,忙碌的是十幾位年輕男子。而就算不是市區裡,郊區或者高校內部的理髮店,情況大都大同小異,生意清淡、幾乎沒有女店員。

為什麼沒有女店員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大部分美髮店經營艱難,店員的工資水平低,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在美髮行業發展,而女性作為高消費群體,自然不會從事美髮這個底薪但是壓力大的行業。

2,在美髮行業,“師傅”都是男的,女性大多充當著“小工”的角色,而且隨著近幾年小鮮肉、小狼狗等的崛起,一般美髮行業,其男性員工顏值都不低。

3,對很多人來說美髮行業是靠吃青春飯的,因此行業吸引力不大,很少能夠看到超過35歲以上的美髮師傅。

4,很多美髮店,工作時間長,基本沒有休假,其他社會福利也基本沒有,作為一個不是高大上白領公司的行業,這一點讓人趨之若鶩。

5,工作單調,生活半徑過小,工作相對無聊、無趣,除了美髮就是美髮,下班時間晚,下了班就是打遊戲、唱歌或者宅在家裡。

6,理髮店行業,很少有特色的,也沒有核心競爭優勢,同質化特別嚴重,導致競爭異常激烈,無法跟同行擴大技術和價格的優勢差距。

總的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行業的過度同質化,另無法使年輕人充滿激情地、懷揣夢想加入這個行業。那傳統的美髮店有沒有更好的出路呢?美髮店能不能通過轉型升級開闢一個自己的新天地呢?我的答案是,能!

傳統美髮店可以推出其他增值服務,比如頭髮護理項目。

現在,專業連鎖養髮館均不開設美髮項目,主要原因是成本的上升以及對專業性的追逐。而中國幾乎所有美髮店亦沒有養髮項目,最多的是燙髮、染髮、整形等傳統服務項目。

頗具規模的美髮店可以嘗試推出養髮項目,其效果應該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隨著生活的現代化,人們的頭髮問題肯定會越來越嚴重,而這直接導致人們更需要養髮。

其實,美髮師們已經朦朧地意識到消費者有養髮的需求,但他們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為什麼會這樣?

如何利用這個需求創造財富?我們去剪髮、洗頭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要不要用好一點的洗髮水呢? 提供洗頭服務的小姐還會認真地跟你解釋這個“高檔洗髮水”的各種好處。這種推銷方式不過是大家都在採用的比較低層次的營銷手法。營銷的核心是,要抓住消費者的需求,然後設法去滿足它,導致雙贏。

除此之外,如今是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美髮行業其實也可以根據這個來進行轉型升級,思路如下:

1、效仿新零售的模式,結合AR或者VR技術,進行美容美髮的虛擬現實體驗或者現實增強體驗,讓消費者的體驗感提升;

2、效仿公眾號、自媒體領域,進行社群營銷、沉澱粉絲,打造專屬品牌的公眾號,傳播美容美髮常識、傳播日常護理的知識,打造健康護髮社群等等;

3、利用小程序等營銷工具,線下門店引流推廣,輻射範圍非常大。小程序目前流量非常大,但是在美容美髮行業,卻依舊是一片藍海。

4、跨界打劫,讓美容美髮不僅僅是一個行業, 而是一項藝術,是美麗的代名詞。如今時尚界潮流不斷,美髮店大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ID,打造自己的網紅,這一點在很多微博博主甚至主播中已經有所體現了,比如很多大師級別的美髮師,開一個直播,直播傳授美髮技巧,吸引了一大批迷妹們。

如今生活壓力有點大,生意也越來越難做,傳統等客上門的模式已經很難經營,只有不斷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才是出路。美髮店想要轉型,勢必要結合一些當下流行的趨勢、渠道、工具和平臺,而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做極有可能會淘汰甚至倒閉一大批沒有實力的小美髮廳,沒辦法,馬太效應處處存在。而有實力、有互聯網嗅覺的美髮店,則會因此實現轉型升級!


社交電商評論張馳

“轉型”——當下最流行的話題,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各行業發展的必然。過去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已難以為續。革命——革自己的命,不革命不轉型不創新就出局。



美髮行業這兩年也是一直在商業浪潮中摸爬滾打。名發軒、美髮沙龍、私人訂製……層出不窮,員工跳舞做操喊口號,顧客底價充卡會員制,門口逢人就是軟磨硬泡搞推銷……卻是窮途末路、令人生厭…



如果是新手新店,我就不建議你開了。即是老店轉型那我就笑書幾點,僅供談資:一、裝修夠檔次,品牌要響亮。千萬要重視品牌推廣,這是門店生存的基礎。二、所有卡座承包給美髮師,按每單提成即可(求穩型)。三、美髮、洗髮與養生、頭部按摩結合起來,打出廣告。四、重視剪髮這一塊。尤其是從幼兒園到初中生這一年齡段的,基本上每月一剪頭。至於上門服務、校園推廣、廣告覆蓋等等等等……就需要你動腦筋了!也可以私信我無償策劃呦



建築界一哥

說到轉型的話,我覺得還是往專業技術上轉吧。入行十年之久,美髮行業經過了很多的彎路。幾乎每個有點規模的企業,都走過一些模式。各種類型的模式。先是一個樓臺豐的富康,後來又是各種卡,充值,後來又流行潮店,漂發,接發等等。這個風過後,現在大家都開始慢慢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

2018年,我覺得用迴歸這兩個字可以概括這個行業。一些小店都在垂死掙扎、尋找嫁接項目,找到一些項目,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這些項目,一般都是老闆引進的。第一,就是員工很難全力支持。第二就是真正做技術的人,一般不會分心做別的項目。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做專業,做品質,做技術。迴歸匠心。唯有品質,才可以長久走下去。我相信美業,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姿態。


大週週週週週週周

先把你的本質做好明白自己是做什麼的,想想要做到什麼地步,不要想的一天來一個坑一個的,提高下行業整體文化水平,拉進社會與行業的銜接水準,不要讓你的員工文化見識低於普通大眾社會群體,再說說目前為什麼人越來越少女店員基本很少,在中國比上班時間長工資高低,你員工工資連一雙新百倫買起來都有點費勁了還怎麼談堅持,上班時間短點給員工一點自己的時間放假正常一點,再來告訴你員工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要好好做,人員流動少了自然你店顧客穩定一點,有些問題多想想不是減價會員卡低價消費剋扣工資能出來的效益


老灬陳

首先從最基本的做起,要讓髮型師只是單純的基本項目就能賺到工資,不用推銷,其實發型師每天的工作量也就6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浪費的,我覺得髮型師的提成升到70%比較合理,有個計劃還在籌備,明年4月實施,目標打通髮型師與顧客的節點,打通教育培訓高費用的網格,有興趣的可以加入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