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士兵背後的「麻袋」是裝什麼的?大有妙用 用了70年都換不掉


要是說起對二戰中俄國兵的印象,除了厚厚的棉衣棉帽,有著碩大彈鼓或是彈盤的衝鋒槍、機槍以外,恐怕就是他們背後的類似於麻袋的背囊了。這個背囊是來幹啥的?裡面裝了啥?俄國人為何要選用這樣的裝具呢。要明白,這種背囊不止在二戰中大範圍地使用,甚至在後來還被用了許久。哪怕是90年代後甚至是今天,俄羅斯軍隊中時常可見。這種麻袋式的背囊,是一種簡易版的軍用攜行具或是揹包。其最大的優點就是製造簡單、節約原料。

缺點則是內部物品缺乏分層,打開後重新合攏需要時間。這種背囊內部裝什麼呢?主要是武器和生活用品。如散裝子彈,個人衣物、食物等等。麻袋式背囊最早製造於沙俄時期。二戰中,被再次大範圍運用於軍隊之中。俄國人為何不造使用更加方便的專用揹包,而選擇這種土裡土氣的“麻袋”呢?這其中反映了俄國人獨特的、奇妙的戰爭哲學:性能最好的東西並不一定適用於戰爭,適合自己的東西才適用於戰爭。一切軍用品必須為大規模戰爭準備。

以二戰中的俄國為例。在人數最多的時候,其軍隊規模膨脹到了千萬人的級別。要為如此龐大的軍隊生產軍用裝具,消耗將十分巨大。在戰爭時期,俄國人資源並不算多,飽受戰爭摧殘,國土雖大,但其軍工製造能力是遠遠差於美國的。要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能經受戰爭消耗、裝備龐大軍隊的海量裝備,就必須為了生產方便而犧牲性能。這樣的麻袋式揹包,一塊麻布,幾個口袋,一根繩子搞定,它很土,不算方便,卻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基於同樣的理由,在二戰期間,俄國人除了少數偵查部隊,基本沒有配發迷彩服。50年代後,雖然在和平年代俄國人開始恢復專門的揹包,但製造方便的麻袋式背囊卻還在生產,大量儲備和裝備。哪怕到今天,其庫存仍可用海量形容。另一方面,這種麻袋背囊的容量特別大,也是其吸引士兵的一個地方。只要掌握技巧,散開後重新合攏速度也是可以提高的。這恐怕也是一些俄國兵用到今天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麻袋背囊的使用也很有奧妙可言。要使內部裝的東西裝穩,在跑動過程中不發出聲音,是需要一定規範和技巧的,這也是很多俄國老兵向新兵傳授的技能之一。有些俄國兵還玩出了花樣:把麻袋背囊內部裝滿炸藥塊,製成簡易的特大號炸藥包。有些人把它當做手榴彈袋,裡面裝了一堆手榴彈。

通過軍用揹包上的區別,我們或許也能很清楚看出德國人為何會在二戰中失敗:他們的揹包精益求精,武器也是如此,但其工業能力卻無法生產足夠的數量。換而言之,一味追求性能,卻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只懂按照生產流程搞精品,卻不知道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進行取捨。而俄國人則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努力規避,腳踏實地,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到了最大程度。數量至上的俄國人最終淹沒了看上去精銳的德國兵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