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大家都知道,想把生意做好,就要開發更多的目標顧客,而這些目標顧客在哪兒呢?最直接且顯而易見的自然就是自己手裡和競爭對手那裡,這就是“魚塘思維”的基礎原型——自己和同行積攢的顧客資源,彙集成了“魚塘”,可是,魚塘邊上有很多捕撈者,於是,採用挖角、降價、攔截等各種方式開始了同行間的爭奪大戰。從競爭對手那裡搶顧客,競爭對手自然也不甘示弱,你來我往,消耗了資源,打沒了利潤,最後結果雙輸。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還有一些更聰明的商家發現,除了競爭對手那裡,很多非競爭商家那裡也有自己的目標顧客。於是,有些商家開始獲取這些,目標顧客相同,但不存在競爭關係的商家的顧客。因為不存在競爭,所以獲客相對容易很多,比如在其他商家門前發發傳單,在目標顧客一致的網站做點廣告等,但是顧客的轉化卻受到了信任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並不高,所以,這種去別人的“魚塘”捕魚的思路,雖然比起在同一個“魚塘”裡搶奪有限的顧客要高明很多,但是,依然效果有限。那麼,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這時,魚塘思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那就是讓其他商家幫我們把產品賣給顧客。也就是,在其他人的“魚塘”裡直接賣自己的商品。舉個例子:一個做定製傢俱的公司發覺,家裝公司的顧客和他們的目標顧客完全相同,於是,這家傢俱定製公司找到家裝公司,把自己的定製傢俱融入到家裝公司給顧客出的設計方案裡面,顧客選擇購買後,傢俱公司與家裝公司分成。

但是,有些行業需要顧客上門接受服務,也就是說,必須把“魚”引入自己的“魚塘”才行,那用什麼辦法呢?再看一個案例:一家美甲店找到一家美容院,他們的目標顧客完全相同,都是注重外貌的時尚女性。合作方式是,在美容院消費超過500元,送一張免費美甲券,這樣就等於美容院把自己的優質顧客送到了美甲店,美容院用免費美甲券做了促銷品,美甲店呢,獲得了美容院單筆消費500元以上的優質顧客,讓她們花更多錢購買美甲產品與服務並不困難。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但是,還有一些業態,因為商品屬性、售價、銷售場景等限制,找不到可以直接合作的“魚塘”,這時候,就要採用更復雜的升級版魚塘思維。繼續看案例:一個賣鞋墊的店,最初想過用魚塘思維和鞋店合作,但是,把鞋墊作為誘餌,把顧客吸引來以後,顧客手裡已經有鞋墊了,很難在創造營收,所以,這種思維是不行的。

於是,鞋墊店的老闆找到鞋店老闆商量:“你們家鞋店的位置不太好,顧客很少啊,幹嘛不和路口的服裝店合作,給買服裝的顧客提供些贈品,把他們吸引過來呢?買了衣服的顧客通常都要配一雙搭調的鞋子啊”鞋店老闆:“是的,但是我們的鞋最便宜也要200多,送不起啊”鞋墊店老闆:“你可以把我們的高級氈絨鞋墊作為贈品,一副才6元錢成本,看起來很高檔,送出去十副鞋墊能成交一筆生意你就可以賺錢了。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結果呢,鞋店和服裝店達成了合作——只要在服裝店消費,即贈送高檔鞋墊免費券一張,贈品在隔壁鞋店領取,這樣服裝店多了促銷贈品,顧客免費獲得了鞋墊,鞋店每天因此引流來的顧客大增,而鞋墊店則把鞋墊大量賣給了鞋店。這就是通過模式創新,促成兩個“魚塘”的合作,把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鑲嵌到這個模式當中,在各方受益的同時,自己也促銷了商品或服務。

史光起:魚塘思維——讓其他商家樂於和你分享他們的顧客

總結:“魚塘思維”的本質就是通過資源整合,為參與各方創造價值,也就是共贏,按照這個基本邏輯,可以升級、變形的“魚塘思維”有很多,可利用空間和能夠創造的價值也非常巨大,本文主要目的就是啟迪大家的這種思維意識。大家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資源與情況,通過重構與整合,利用“魚塘思維”為各方帶來更大價值。

更多相關資訊請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點擊上方關注,與作者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