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我們開一家店,最重要的就是選擇目標顧客集中,或是客流大的位置,也就是聚客熱點,那麼,都有哪些可供開店選擇的熱點呢?不同的地點適合開什麼店,顧客群又都有什麼差別呢?這裡大概的講一下,通過對這些地方特點與人群特點的瞭解,大家可以掌握一些規律,而後在選擇時就會更加有針對性。

1、商業街

主要就是商業體聚集,或是步行街一類的,門店主要是街邊店或寫字樓、購物中心一層底商,這類店鋪多數集中在市中心,或是較為繁華的地方,優點是客流量大,缺點是租金高,如果經營能力有限,很容易賠錢。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2、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都是有自身整體風格定位的,這點要搞清楚,如果你的店鋪和購物中心整體定位的人群不符,也就意味著購物中心的顧客並不是你們店的顧客,那就註定失敗了,把店開在購物中心裡有很多學問,後面會重點去講。

3、街路兩側

此類地段是指零散分佈於街路兩側的店鋪,沒有像商業街那樣形成商業氣候,人氣較差,但是租金比較低,如果缺少選址經驗,雖然租金便宜,但看走眼也有很大風險。

4、小區

在小區開店通常客流很穩定,但要注意瞭解小區的特點,通常老舊小區住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年輕人也多是外來務工人員,整體消費能力比較差,穩定性也不理想,開店只適合平價大眾商品,日用應急商品等。新建的中高檔小區通常都是住著有一定收入,也注重生活品質,居住穩定的中產中青年,在這樣的小區開店就適合走中高端品質、體驗路線。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5、寫字樓

寫字樓附近的顧客白領居多,當然,具體檔次也要詳細瞭解。在這附近開為商務洽談、商務配套的咖啡廳、西餐廳、複印製圖就很合適。如果寫字樓數量較少,又沒有其它複合商圈支持,開店就要謹慎了,因為節假日很可能乾脆沒生意。

6、機場

因為票價較其它交通工具更高,所以機場顧客群體整體定位高端,但總體客流較小,適合銷售有品質的品牌商品,如中高端餐飲和當地特產禮品等,但要注意的是,出行大廳的生意要明顯好過接機大廳的生意,因為出行大廳的人多為乘機人,消費能力強,等待時間長,很可能會消費,而接機大廳的人不是歸心似箭的旅客,就是接機的人,很少有人會消費。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7、火車站、客車站

這種地方客流量較大,主要為大眾群體,節奏明顯快於機場,主要適合做方便快捷的大眾餐飲,以及銷售一些應急用品的便利店。但切忌在通道區開店,那裡都是目標明確的趕路人,不但很少會停下來進店,更多的人乾脆連店鋪都不會注意到,店要開在等候區。

8、公交車站、地鐵口

這類地點客流量非常大,但是不容易留客,只適合做那些可以打發時間、交易迅速、方便應急的生意。比如賣一些飲料、炒貨,小玩意兒之類的。

醫院附近人流集中,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的生意在醫院附近,對比起較高的房租,並沒有太大優勢,這裡更適合符合醫院特點的餐飲、醫療用品、鮮花禮品店、便利店等。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10、學校

學校附近的顧客購買力有限,中小學校附近除了適合銷售一些學生必須用品,如文具一類外,還適合開一些可以影響學生家長的店鋪,比如興趣班、補習班等。而大學附近則消費能力會有所提高,但也主要以新奇有趣、高性價比為主。

11、建材城、批發市場

這類地方沒有閒逛的顧客,都是目的性很明確的人,在這種地方開店,除了為專業配套的店鋪,就是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的餐飲適合了。

12、旅遊景區

旅遊區開店的邏輯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這裡並不指望顧客回頭,所以側重點是如何提高銷量和毛利率,店鋪也主要適合餐飲住宿和娛樂設施、旅遊紀念品等。

史光起:實體開店選址的基礎常識

選址不能憑感覺,要可量化才能降低失誤,上面提到了顧客集中度較高的12個開店選址目標,這些聚客熱點地區可能會重疊,也就是所謂的複合商圈,比如醫院和公交站重疊,購物中心和寫字樓重疊,這都是加分項。擬選址的區域擁有一項上述的“熱點”記一分,同時具備另一個熱點就再加一分,除了加分項,還有減分項,比如有競爭對手、店鋪前有護欄、樹木遮擋等,就要減分。我們通常會在一個城市中找到兩三個目標位置,因為只看好一個,並不一定就能以理想的價格把鋪位談下來,所以要有備選,最終得分較高的位置作為優選。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同行都是冤家,很多行業店鋪都聚集在一條街或一棟樓裡,反倒有聚集效應,讓大家的生意都會更好,這裡所說的競爭對手是指你們的核心產品幾乎一樣,而你們又沒人家做得好,這樣的店鋪要避開。當然,好的商圈沒那麼多位置可供挑選,購物中心裡能避開樓層或一個區域就可以,街邊店能避開500米以上就可以考慮。

作者簡介:美國Tutti Frutti餐飲連鎖中國區CEO、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特聘講師。連續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