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爲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十年前的北京,A君和B君這兩位鄰居都拿到了100萬左右的拆遷補償款,A君早就想創業,一直苦於沒有資金,這次有了100萬,果斷辭職創業,而B君則安於每月幾千元的工資,補償款則用來買了一套房子。十年後,A君辛苦打拼,幾經沉浮,現在資產翻了一倍,差不多有200萬,也算得上成功吧。而每個月依然賺著幾千塊,過著朝九晚五清閒日子的B君,其買的房子市價已經超過700萬元。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同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不斷髮生著。不禁讓我們思考,勤奮,甚至能力,似乎並沒有正確的選擇重要。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選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能力越強的人越是容易在選擇上犯錯誤,甚至是不善於做選擇。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再看一個小故事:老掌櫃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飛毛腿,二兒子則是個瘸子,老掌櫃要考核兩個兒子,決定誰繼承家業,他讓兩個兒子分別給南城、北城的客戶送貨,先送到的為勝。大兒子因為腿腳快,拿著東西就出門了,一邊走一邊打聽,結果走了很多冤枉路。二兒子因為走路慢,所以出門前看了地圖,打聽好了具體位置,雖然走得慢,但卻先把貨物送達了。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這就是我們身邊常有的事情——能力越強的人越是喜歡依靠優勢,先動手做起來,思考權衡的較少。而能力不足的人卻更會深思熟慮,做出更有利的選擇。而選擇,真的比勤奮、努力,甚至能力更重要。結果就出現了非常多的能人一生奔波卻沒什麼太大成就,而很多平庸的人卻因為做對了人生幾道正確的選擇題而順風順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高選擇正確率的方法。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1、養成選擇的習慣

我們做錯一件事時常會說“開始時也沒想太多”一類的話,這是大部分人的做事習慣,那就是開始時不考慮太多,拿起來就做。其實,做一件事需要99%的精力投入,而即使是再複雜縝密的選擇,也只需要1%的精力投入。而這1%的部分又決定了整件事的結果。因此,養成做一件事之前先全盤思考的習慣,可以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與更好的結果。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2、做自己擅長的事

有了思考選擇的習慣,接下來就是儘可能去做自己擅長的,瞭解的事。否則,思考和判斷自己並不懂的東西,結果也不會理想。比如投資,不要只是跟風,要有儘可能多的判斷根據,甚至數據。現在很多人看到股市賺錢就衝進去,對專業知識根本不瞭解,做出的判斷自然毫無意義,結果也可想而知。

3、逆向思維承擔風險

正確的選擇與判斷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表面看起來風險就很大,比如,一件事有99個人支持,1個人反對,那你一定對99個人支持的觀點更有信心,但是,尤其是投資領域,對的往往是看似很大風險的極少數。所以,逆向思維並承擔看起來很大的風險,就非常重要。

史光起:為什麼大部分人很勤奮卻很貧窮?

4、關注趨勢

想做出正確的選擇,關注整體趨勢非常重要。你可能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但趨勢判斷準確,具體的決策就不會有太大偏差。趨勢是一個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所以被很多人忽視,但卻是一個對判斷結果影響度最高的因素。學會觀察趨勢,人生一定不會太差。

更多相關資訊請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點擊上方關注,與作者互動交流。

雷軍 小米 樂視 賈躍亭 李開復 馬雲 徐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