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安吉县黄杜村

初夏时节,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里,茶苗生长得郁郁葱葱。7月4日晚,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一路辗转来到北京,参加黄杜村党员村民向西部地区贫困村捐赠白茶苗的仪式。

作为捐赠地代表,他郑重地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与他结下“茶亲”的,是来自四川、贵州、湖南等3省4县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来信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后,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方面立即落实,确定受捐地为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3省4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7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座谈会

受捐4县均为国家贫困县和省定深度贫困县,受捐群众都是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安吉1500万株茶苗受捐地示意 制图/蔡培均

茶苗捐往3省4县34个贫困村

据此次签署的协议内容,黄杜村村民将1500万株“白叶一号”白茶苗,捐赠给34个贫困村栽种,预计带动1862户58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捐赠地的选择,由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方,提出四项原则:一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二是村两委班子作风扎实,执行能力强;三是按照受捐茶苗人均一亩、每户不超过五亩的标准建立带贫机制;四是自然条件适合白茶种植。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左二)考察白叶一号育苗基地 江国安/摄

捎来安吉白茶的“致富经”

茶香也怕巷子深。“茶区生态环境好,但大多处于山区,茶农又缺乏市场意识,卖茶成为大问题。”在贵州省沿河县副县长崔永龙看来,这造成了当地茶业“有产品无大品牌”的局面。

面对相同的难题,湖南省古丈县副县长周大钊表示,白茶苗的落地,在为当地带来好品质茶苗的同时,还会输入安吉县的种茶技术,带来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为打响受捐地的白茶品牌提供指导。

因地制宜,谋划先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文斌指出,白茶苗从种植移栽到实现产出,中间约有3到5年的生长周期。为保证贫困户的前期收益,他提出探索“五金”模式:一是土地流转收租金;二是基地务工挣薪金;三是茶苗折股分股金;四是返工代包拿委托金;五是集体收益得现金,“这样一来,让青川的白茶苗最快实现收益。”

茶叶扶贫关键在“精准”

“要建立茶苗带贫机制,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座谈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推进1500万株茶苗扶贫工作,关键在于抓好精准扶贫的“精准”要求。确认捐赠点后,紧接着茶苗移栽的地块选择、科学种植、技术标准都要体现“精准”。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许建民强调说,要尤其注意带贫机制的设立。让作为受捐人的贫困户,通过茶苗折股、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等具体方式增收脱贫,实现茶叶扶贫的目的,努力将安吉1500万株茶苗捐赠项目打造成为“东西部合作产业扶贫的经典项目”。

以此次白茶苗捐赠活动为契机,接下来,国务院扶贫办将会同浙江省,再动员一批浙商企业和爱心人士向黄杜村学习,到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捐赠优质茶苗、助销农特产品、建设扶贫车间等帮扶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