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常言说:知子莫若父。身为人父者,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女一天天长大成人,亲身伴随儿女的成长历程,对儿女的脾气秉性都会了如指掌。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合格的父亲。从史书中他对子女的评价可以看出,李世民可谓目光如炬,对于儿女们的优劣高低,他了然于心。《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曾经这样评价儿子李治:“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

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雉奴,是李治的小名。在李世民准备确立太子人选时,当时李治的舅舅、也是唐初第一权臣长孙无忌,竭力说服李世民,让他立李治为太子。但李世民深知李治的毛病所在,知道他性格软弱怯懦,把皇权交给他,会给大唐江山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但长孙无忌一再坚持,加之李世民自知病重,日后还要靠长孙无忌把控大局,不得不违心地做出妥协,让李治成为继承人。

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李世民的担心终于成为现实。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局面渐渐失控,被强势精明的武则天把玩于股掌之中,最终导致皇权易手,大唐江山被武则天篡夺,酿成唐朝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李治武也因此被视为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之一。不过,李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是个百无一用的废物,武则天曾干过一件蠢事,一向懦弱的李治都被气得勃然大怒,差点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这件事发生在麟德元年。《新唐书》记载,在后宫当差的宦官王伏胜,向唐高宗李治告发一件事。王伏胜看见,武后把一个道士秘密召入后宫,“行厌胜之术”。所谓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辞海》解释为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今天看来纯属荒谬无稽之谈,但在自然科学很不发达的古代还有一定市场。武则天一向精明而现实,不知怎的也会做出这种荒诞不经的蠢事,结果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古代皇帝,都很忌讳在皇宫中出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凡是谁敢在皇宫中搞这个,一经发现,都会予以严厉惩处。比如汉武帝时著名的历史悲剧“巫蛊之祸”,起因就是因汉武帝发现有人在宫中搞巫蛊厌胜。东汉时汉章帝的妃嫔宋贵人,在激烈的后宫争宠中,被窦皇后诬陷“欲作盅道,借生菟为厌胜术”,汉章帝大怒,当即把宋贵人囚禁起来,最后赐死。

《新唐书》记载,唐玄宗的王皇后不能生育,病急乱投医,她哥哥王守一找了个“法师”明悟,在后宫“为求厌胜,浮屠明悟教祭北斗”,唐玄宗知道后勃然大怒,废掉王皇后,大舅哥王守一也被赐死。《宋史》也记载,宋哲宗的孟皇后与刘婕妤争宠,刘婕妤诬陷孟皇后在后宫搞厌胜,宋哲宗也毫不留情地把孟皇后废掉,把她送到瑶华宫出家当了道士。

《新唐书》记载,唐高宗李治得知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后,“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一向怕老婆的李治,这次总算抓住了把柄,鼓起勇气要跟武则天“决一死战”,想把她废掉。他当即下令,召宰相上官仪入宫,商议处理武后勾结道士图谋不轨之事。上官仪是个忠直之臣,他对武则天专权乱政早已看不入眼,一看李治正在气头上,立即建议:“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李治一听正中下怀,命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准备废掉武后。

武则天把一个道士带入皇宫,一向懦弱的李治勃然大怒,差点废掉她

如果李治把武后废掉,那么也就不会有日后武则天篡权的悲剧发生,李治也将藉此恢复形象,不失为一代明君。可惜的是,李治的火冒三丈只是色厉内荏,内心深处对武则天的恐惧已经根深蒂固。有人向武则天告了密,武则天又惊又怒,立即气势汹汹赶来,当面质问李治为何要废掉她,李治一看见武则天,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新唐书》记载,李治惶恐不已,说:“上官仪教我”,声称不怪他,都是上官仪的错。

堂堂大唐帝国皇帝,在武后面前竟然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简直大坍其台,颜面无存。最后王伏胜和上官仪当了替罪羊,被武则天害死,李治废后事件成为一场闹剧贻笑天下,从此他再不敢捋武则天的虎须。“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