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李治:权力面前,舅舅又算什么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文德皇后同母兄,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劝说李世民政变,六月,李世民在玄武门[1]发动兵变,诛杀李建成。李世民继位后,长孙无忌被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首位。649年,长孙无忌以元舅身份辅政唐高宗。他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后,还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奠定唐朝律法基础。659年,他被诬流放,后自缢而死。674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李治:权力面前,舅舅又算什么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长孙无忌在高祖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至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

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李治:权力面前,舅舅又算什么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后来长孙无忌又建议立李治为太子。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每有进言,唐高宗都优先采纳。曾有洛阳百姓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高宗立即下令将其处斩。

再后来,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审理房遗爱谋反案。吴王李恪名望素高,且与长孙无忌有旧怨。长孙无忌欲借机诛杀李恪,以绝众望,便诬称李恪也参与谋反。二月,房遗爱等人被处斩。李恪也被赐死,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因与长孙无忌不和,也被流放岭南。

这时候的长孙无忌的权力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了,两朝均是第一权臣。不懂得急流勇退,后来李治想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反对,但是李治力排众议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也是一个政治能力极强的人,把长孙无忌赶出权力中心既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李治一直想却不敢做的事情。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便命许敬宗与侍中辛茂将一同审查。许敬宗奏道:长孙无忌谋反已露苗头,我担心他知道事情暴露,会采取紧急措施,号召同党,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断处理,尽快拘捕。

李治:权力面前,舅舅又算什么


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我?”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真是一出好戏,李治把一切推得一干二净,到今天人们还是会说是武则天害的长孙无忌,不要忘记武则天当皇后之前朝中并无多少势力,李治能够推开众多的老臣子又是简单的人吗?22岁登基26岁时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这种人能是简单的人吗?

权力面前李世民兄弟还能赶尽杀绝,何况是外甥舅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