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浙江5名大三女生凑钱创业做汉服,投资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会

浙江理工大學有一個服裝學院,暑假快來的時候,五位大三美女集體開了一個網店,銷售她們手工製作的漢服。到目前為止,總共投資僅3120元,五個同學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併成立了董事會。左起為王楠,夏天瑋,王君濤,徐宇涵,嚴鳴麗。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和其他專業不同,服裝專業有很強的實踐性,學校也有縫紉機這樣的設備提供給學生使用,甚至還有繡花機、扎染房、數碼印花機這樣的大型設備。王君濤說:“這樣就省下了最大頭的開支,現在同學中都流行開網店,袖珍創業嘛。”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3120元的主要成本花到哪兒去了?當然是面料。市場上的面料種類數不勝數,用數以萬計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因此,要在茫茫的面料中買到合適的那一款很難,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逛市場。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說起暑假創業的初衷,王君濤現在說起來依舊很興奮, “大三了嘛,大家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都有很多期待。有了想法之後,當天晚上我們就在寢室活動室裡開了小會,沒想到大家對漢服文化的認識以及創業的初步想法不謀而合。”溝通中,五位同學很快商量好了她們的網店名:鶴歸山。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夏天緯和嚴鳴麗正在試樣衣。夏天緯說自己是“外冷內熱”的性格,因為在大學裡看到一個漢服視頻,她突然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啊,就試著做了兩套,然後“越陷越深”。從小學國畫的她特別喜歡傳統文化,所以設計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目前姑娘們推出的衣服大體分為兩大塊:一類是形制和版型參照文物進行製作的傳統漢服,適合一些傳統節日的穿著。另一類是把傳統與時裝相結合,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漢元素服裝。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漢服較為特殊的是上衣無肩線設計,前後衣片連裁,各裁片面積較大。但同時這樣也使得面料利用率下降,成本增加。縫製時,採用來去縫,增加了工藝難度與工時,使成品更精緻。也可以根據客戶自身尺寸或需要進行私人定製,符合更多客戶的需求。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每個同學都有的針線工具箱,所有的衣服,就是通過這個小小的工具箱加上裁剪和縫紉機做出來的。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 店鋪做了一個月,盈利大概是1000元。不過她們五個覺得,賺多少錢不重要,關鍵是在開網店的過程中積累了小部分的粉絲,都是因為喜歡這些姑娘們的設計。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對於網店來說,圖片的視覺呈現特別重要。因為經費太少,拍攝產品圖,攝影師和模特都得自己來,。從化妝到髮型到攝影到後期,基本上都是團隊自己去學習去研究的。所以拍攝的時候會有很多小的問題出現,包括不會用相機,模特動作很僵硬等等。但是這些也都會讓姑娘們感覺到很開心,解鎖了很多新技能。
浙江5名大三女生湊錢創業做漢服,投資3千元自己成立董事會​ 姑娘們覺得,衣服在講究美觀的時候不能遺忘舒適度,設計在追求創新的時候不能扔掉初心。“我們的媒介是服裝,注入多少心血在裡面,穿著的人能看見”,王君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