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塊版圖生變 資金全面吃緊 新模式下華僑城難言歡樂

本以為十拿九穩取得曲江文旅控制權的計劃突然流產,康佳4.55億接盤已破產的新飛電器也令市場生疑,而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價更出現大幅下挫。這家老牌企業正處於陣痛之中

即使你對深圳南山區傳統豪宅片區不甚瞭解,也一定不會對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等名字感到陌生。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締造者——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僑城)。

1985年誕生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控股華僑城A(000069.SZ)、深康佳A(000016.SZ)、華僑城亞洲(3366.HK)、雲南旅遊(002059.SZ)、天視文化(834548.OC)等多家上市公司,33年間,華僑城已成長為一個資產規模突破3000億元,擁有文化、旅遊、新型城鎮化、金融投資、電子五大產業佈局的龐然大物。

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都、重慶、西安??頭頂央企金字招牌的華僑城,項目拓展遍地開花,一時風光無限。然而,在步子越邁越大的當前,其也面臨更多挑戰與掣肘。

控股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曲江文投)遭遇變局,被市場認為丟失了文旅佈局過程中西部業務版圖最重要一角。不僅如此,公司部分歡樂谷項目及綜合旅遊項目的客流量也出現下滑。

規模擴張同時造成了華僑城的資金壓力。在房地產銷售規模排名節節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公司不得不加大融資力度,負債率持續攀升。目前,華僑城正忙著通過出售資產以回籠資金。

而其核心板塊中的電子及金融業務亦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悉數出清康僑佳城股權——這意味著放棄深圳南山舊改地塊最有價值的資產,已連續多年虧損的深康佳A何時轉型成功並帶來可持續性利潤,現在依舊是未知之數。儘管手中持有券商及銀行股權,但與華僑城“成為‘全牌照金融’構建平臺”的目標,仍有不小的距離。

要想同時講好“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互聯網+金融”兩個故事,華僑城且得努力。

2018年5月30日,曲江文旅(600706.SH)對外宣告,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僑城西部投資)要約收購事宜終止,華僑城最終未能與曲江文旅成功牽手。

華僑城將觸角伸向曲江,不得不提到其董事長段先念。2014年2月,段先念調任華僑城總經理,2015年9月正式履新華僑城董事長。在掌舵華僑城之前,段曾出任西安市副市長,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曲江文投董事長、總經理,陝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等。這一連串頭銜,一度也令市場判斷華僑城西進已是“十拿九穩”。

就在2015年,華僑城在其賴以成名的“旅遊+地產”基礎上正式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隨後迅速在全國展開佈局。很快,西安成為華僑城文旅版圖中重要的一塊。2017年6月19日,華僑城集團與西安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未來5年,華僑城將在西安大手筆投資2380億元進行文化旅遊綜合開發。幾乎與此同時,華僑城增資控股曲江文投之事被提上議程。

按照原計劃,華僑城西部投資擬對曲江文投進行增資取其51%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增資對價為113.58億元。曲江文投的全資子公司曲江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曲江旅遊集團)為A股上市公司曲江文旅的控股股東,持有曲江文旅已發行股份的51.66%(目前已增至52.15%),若此次增資完成,華僑城西部投資通過曲江文投、曲江旅遊集團間接擁有的曲江文旅權益,將超過後者已發行股份的30%。

不料,上述計劃在推進近一年後,最終流產,且曲江文投承諾,自終止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不再籌劃類似增資擴股事項。

除了在西安遭受挫折外,華僑城旗下多個文旅項目的經營亦出現疲態。華僑城A最新發布的《公司債券2018年跟蹤評級報告》披露,在主題公園方面,2017年深圳歡樂谷、成都歡樂谷、北京歡樂谷以及長沙世界之窗,在接待遊客人次、門票收入等方面均同比下滑;綜合旅遊項目方面,2017年雲南華僑城、深圳東部華僑城、泰州華僑城接待遊客數量下降,其中雲南華僑城門票收入縮水14.6%。

旅遊資源推動地產升值,地產收益反哺旅遊,這是華僑城長期以來標榜的商業模式。可以說,做大房地產是做好文旅的物質基礎。然而,華僑城的地產業務已現頹勢。

根據克而瑞發佈的《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統計,2013—2017年期間,萬科、恆大、碧桂園等龍頭房企銷售規模完成了從千億到5000億的跨越。而華僑城卻始終在200億左右徘徊,近五年銷售金額依次為162.5億元、187.1億元、175億元、275.3億元、215.3億元,其中2015年、2017年甚至出現下降;行業排名亦不斷下滑,依次為第41、第40、第57、第62、第84位。

根據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2015—2017年華僑城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5.67億元、9.73億元、-152.44億元,其中2015年、2017年均為淨流出,2018年一季度繼續淨流出93.64億元;而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更是持續呈淨流出狀態,2015—2017年分別為-71.45億元、-90.8億元、-358.47億元,2018年一季度為-43.51億元。

文旅一般屬於重資產項目,大規模擴張需要鉅額資金的支持。在自身“供血不足”的情況下,必須靠融資來“輸血”。華僑城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2015年、2016年分別為84.69億元、93.55億元,2017年激增至758.06億元,2018年一季度繼續淨流入147.69億元。

這無疑令華僑城背上了高額債務。其旗下上市公司華僑城A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借款餘額達到891.27億元,其中2018年1—5月新增借款253.81億元,包括159.11億元銀行貸款及94.70億元各類債券。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華僑城A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1.47%。而華僑城整體的資產負債率亦由2015年末的62.99%逐步提高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68.21%,總負債由2015年末的862.66億元攀升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2333.92億元。

此外,華僑城頻頻出售資產也被外界視為是在騰出資金緩解財務壓力。2017年8月以來先後出讓了北京僑禧(主要資產為豐臺地王項目)100%股權、資匯控股(持有重慶物業項目)51%股權等。

華僑城還一度打算轉讓深圳市康僑佳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康僑佳城)的股權。2018年3月2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出項目轉讓公告,轉讓方華僑城擬轉讓康僑佳城30%股權,掛牌價格約30億元。不過,此次轉讓最終未能成行。

僅半個月後,北京產權交易所再次公告,於4月10日收到轉讓方華僑城對該轉讓項目中止的申請。康僑佳城持有深圳南山舊改地塊,即康佳老總部廠區更新改造項目,正是這一地處深圳黃金地段的項目,一度令華僑城與康佳的關係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

2013年8月,深圳市南山區城中村(舊村)改造辦公室收到華僑城集團公司《關於反對康佳集團作為唯一實施主體推進“康佳集團總部廠區城市更新項目”的意見函》,華僑城認為,康佳集團擁有項目用地上的建築物業產權,而土地使用權則屬於華僑城,因此,反對康佳集團作為唯一實施主體繼續推進康佳集團總部廠區城市更新項目。

2014年4月,康佳就該項目與華僑城的開發主體爭議提交深圳市國際仲裁院進行仲裁。同年7月31日,康佳收到深圳國際仲裁院的裁決書,關於確認康佳集團有權作為“深圳市南山區康佳集團總部廠區城市更新項目”的唯一開發主體的仲裁請求被駁回。

最終,經過協商,華僑城與康佳共同成立康僑佳城以負責開發,該合資公司的股權比例為華僑城佔30%,康佳佔70%。

直至2016年末,康僑佳城仍未產生收入,而2015年、2016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35.04萬元、-786.84萬元。到了2017年,為回收資金,康佳決定轉讓康僑佳城股權。轉讓過程亦是一波三折。

2017年6月30日,深康佳A發佈公告稱擬以不低於29.02億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康僑佳城公司49%的股權公開掛牌轉讓,華僑城未放棄優先購買權。這一計劃隨後遭到深康佳A中小股東的否決。同年8月,深康佳A再度拋出轉讓計劃,擬以不低於41.45億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康僑佳城公司70%的股權全部掛牌轉讓,這一次,華僑城放棄了優先購買權。

最終,2017年11月龍光地產旗下公司以69.8億元競得。出售康僑佳城股權後,深康佳A實施了三年來的首次分紅,以2017年末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2元(含稅),共分配股利約3.9億元。按華僑城及其全資子公司合計持有深康佳A30.30%的股權計算,共計分得1.18億元。

康佳是華僑城電子產業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但近年來經營業績並不理想。自2011年以來,深康佳A已連續7年錄得扣非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負數。彩電行業已進入市場的成熟期,市場規模增速緩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2017年深康佳A彩電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87%,此外其手機業務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5.32%。

若經營得不到改善,加上具有巨大隱藏價值的康僑佳城股權已出售,對華僑城而言,康佳無疑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最新消息顯示,康佳以4.55億元且不承債的價格競得昔日明星企業新飛電器100%股權,以圖快速擴大康佳在白電領域的產業規模、做大做強白電業務從而提升盈利能力。不過,標點財經注意到,外界對其放言“三四年內躋身白色家電第一陣營”,表示出相當的懷疑。

近年來,房企巨頭紛紛佈局金融領域,華僑城亦不甘落後。2016年段先念曾強調,華僑城要實現產融互動,不能“實業的腿粗,金融的腿細”,急需惡補金融這塊短板,加快投融資和資本運作創新。

華僑城官網資料顯示,通過華僑城資本投資管理公司統籌發展金融業,致力於成為“全牌照金融”構建平臺、“文化金融”創新平臺和“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平臺,構建證券、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體系。金融投資已成為華僑城五大業務板塊之一。

兩年來,華僑城在金融領域動作頻頻。標點財經研究員通過天眼查等渠道對華僑城龐大的體系進行梳理發現,目前華僑城金融版圖涉及4家券商,包括國泰君安(601211.SH)、南方證券、英大證券以及渤海證券;銀行方面,2017年投資224億港元認購光大銀行(601818.SH)非公開發行H股42億股,從而成為光大銀行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

標點財經注意到,6月1日,華僑城旗下子公司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世博)通過重慶產權交易所將其持有的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泰保險)4.75%股權全部掛牌出讓,掛牌價格2.736億元。

誠泰保險2018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淨利潤為-7298.14萬元。今年2月,保監會向誠泰保險下發了監管函,指出隨機抽檢了誠泰保險61個備案產品及相關材料,發現其中45個產品共存在73個問題,責令誠泰保險立即停止使用問題產品、三個月內禁止再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農險產品除外)等。

有分析稱,誠泰保險是華僑城系旗下保險資產的唯一佈局,此次雲南世博出清誠泰保險股權,意味著華僑城旗下再無保險資產。

截至7月4日收盤,華僑城旗下一眾上市公司的表現或令市場對於該集團現況的憂慮進一步加深。

當天華僑城A下挫0.74%收於6.73元/股,較52周高點已回落38.4%;華僑城(亞洲)下挫4.67%至3.47港元/股,較52周高點回落29%;康佳A下挫0.97%,報收5.13元/股,較52周高點蒸發30.48%;康佳B報收2.78港元/股,較52周高點下降17.6%;目前處於停牌的雲南旅遊的股價維持在7.28元/股,較52周高點大挫41.9%;而新三版掛牌的天視文化,其2.51元/股價格則較52周高點不見了58.2%。

多块版图生变 资金全面吃紧 新模式下华侨城难言欢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